16岁女孩因火灾重伤昏迷 医生:能恢复到这样,是个奇迹

2021-05-06 10:27:55来源:

  能恢复到这样,是个奇迹

  一场意外的火灾,19岁的哥哥不幸罹难,16岁的妹妹伤势严重,被紧急送往浙大二院抢救。

  一个月前,笕桥民房的一场火,将一个家庭击入谷底。被送医紧急抢救的妹妹的伤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不少热心读者通过紧急开通的“钱报善基金”献出爱心,助力妹妹小江的抢救。

  时隔一个月,妹妹小江的病情有没有好转?

  昨天,好消息传来,经过浙大二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小江已脱离生命危险。昨天下午,小江已转到烧伤与创面修复科,目前状态平稳。

  在急诊三楼,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丁建波,也是小江在急诊ICU时的主管医生,向记者介绍了小江来到急诊科后的治疗情况。

  “病人来的时候,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因患者肺部吸入损伤严重,使用呼吸机后低氧血症难以纠正,生命极其危险,医院当即给她安装了‘叶克膜’(ECMO),低氧血症得到纠正,然后收入急诊ICU,早期出现了肾功能衰竭,给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丁医生介绍,在进行了自体皮取皮,对全身烧伤部位进行了植皮后,目前病人情况已经稳定,脱离了呼吸机的支持,且神志完全恢复,转到了烧伤科普通病房。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小江面临着重重难关,其中最关键的有这几关:

  第一,早期的烧伤休克和严重肺功能损害救治的矛盾。从休克早期复苏的角度而言,需要积极地补充液体,但因她的肺功能损害严重,对液体的耐受性非常小,过与不足都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在ECMO的支持下,医护人员每时每刻非常精准地管理好液体,顺利地渡过休克期;在体表大面积烧伤、ECMO+呼吸机+CRRT治疗下每日进行俯卧位通气10余小时,保证肺功能得到最好的恢复,5天后成功地撤离了ECMO,且完全避免了ECMO治疗的各种并发症。

  第二,因为她的吸入性损伤比较严重,就和体表皮肤一样,气管和双侧支气管都有整片的烧伤,早期表现为水肿、坏死,一周左右开始有成片的坏死组织脱落,持续1~2周,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和气道阻塞,造成窒息和心脏骤停,非常凶险。医生们每日进行纤支镜评估,及时掌握气管黏膜坏死程度和范围,预计坏死组织脱落可能时机,并在床旁配置一台气管镜保证24小时随时可用。有一次后半夜,小江突然出现呼吸机报警、心率下降,值班医师立即判断为坏死组织阻塞气道,马上使用气管镜确诊并去除坏死组织后,情况马上改善。

  第三,小江当时有很长时间的烟雾吸入,严重缺氧及一氧化碳等毒性物质对大脑造成的损伤非常严重,很可能造成脑死亡或者处于植物状态。浙大二院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全模式脑功能监测,结合神经体征、每日动态监测脑损伤标记物,使用亚低温等综合脑保护手段,非常悉心地全力维护脑功能。苍天不负大家的努力,2周后小江居然逐渐清醒,目前已经完全恢复大脑功能,实属不易。

  第四,大面积重度烧伤尤其是合并严重吸入性损伤的长期救治中,全身感染是最常见和最大的挑战,也往往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丧失,全身免疫能力损伤严重,极容易并发全身感染、感染性休克。医院落实了非常严格的保护性隔离措施,医护团队针对每个细节都确保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她在整个ICU治疗期间没有发生严重感染,而且只使用了一种抗生素甚至停用过几天,实属不易。

  第五,创面的修复是确保伤员彻底康复的关键。在小江最危险的早期阶段过后,急诊ICU医师和烧伤科通力合作,创造最佳的条件、安排最合适的时机,分次对她进行了切痂和植皮手术。

  获得医院允许后,记者在烧伤与创面修复科病区病房外看到,小江俯卧位趴在靠门口的翻身床上。虽然她目前不能说话,但是能看出来,她意识还是比较清楚的。记者在门口看到她清醒着,听到门口有声音,转动了下头,朝门口方向看来。她上半身能活动,手臂微微动了几次。

  “像小江这种情况,能恢复到目前的状况,真的是几十年都少见,也算是一个奇迹。”说起小江治疗到现在的情况,浙大二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副主任医师王帆感慨道。

【编辑: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