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 钟昆
作者 | 葫芦侠
编辑 | 陈抒豪
来自汽车葫芦圈的报道
你为什么选择合资而不是自主?
这是一个数年前让很多购车者如鲠在喉的问题。谁都知道自主品牌车型性价比更高;但是,又因为品控和技术上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差距,导致自主品牌在后期的维保次数与保值率上劣势明显,多维度考虑整个用车周期,合资几乎是当时必然的选择。
但中国品牌们也足够争气,尤其是目前的一线头部自主品牌们。他们在这些年间,一直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内外造型原创设计,并且在工艺与品控方面也在不断提升。
带来的直观效果,就是如今在车型性价比依然突出的传统优势之上,还有了不输同级合资的技术与设计,甚至单就合资一贯喜欢宣传的可靠性而言,如今的自主品牌们也一点都不差,上图的投诉比例就是最佳证明。
产品技术与质量的双过硬,也让中国品牌向上来到了进行时。还是中汽中心的统计数据,如今2021年,即使是在更加占优的燃油领域,我们的头部自主品牌甚至都已经足以挑战腰部合资品牌。
长安汽车,就是中国品牌向上,最具意义的代表。在整个2021年因为疫情导致市场萎靡的大背景下,1-11月,长安汽车在自主乘用车板块依然逆势交出了超11万辆,同比增长26.7%的夸张数据。而作为对比的是,同期不少的合资品牌,不仅增速不及长安,甚至还有下滑的存在!
那么,长安汽车,又是靠着什么,才获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呢?
技术与战略同频共振
未来还有更大空间
长安汽车能够获得如此认可,核心技术全部自主掌握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尤其是燃油车命门的发动机。
在过去的数年间,长安汽车集合全球力量,投入巨额资金提前用于新一代燃油动力总成的研发,并抢在诸多合资品牌之前,拿出了更适应当下国六排放时代的蓝鲸动力总成,尤其是目前最新的蓝鲸NE系列发动机。
相比合资们还在老款引擎上一点点升级的做法,基于更多先进技术平台打造而出的蓝鲸NE发动机,在满足国六严苛排放指标的基础上,动力更强油耗更低,并且此前的连续实测直播活动,也证明了其品质的可靠。
这一切,消费者自然看在眼里,所以在1-11月总数超110万台的乘用车销量中,搭载蓝鲸NE发动机的长安“蓝鲸家族”系列车型,就占据超90万辆的绝对份额,举起了属于中国汽车动力技术的标杆旗帜!
当然,为长安带来巨大产品优势的肯定不止于内燃机。新能源的纯电动、混动,以及新时代必备的智能化,长安也有足够建树。
伴随着蓝鲸iDD混动系统的发布以及诸多新能源爆款车型的上市,在11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成功突破万辆大关,单月销售11279辆,同比增长98.1%。1—11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达93504辆,同比增长249.2%。
此外,在今年3月1日,长安汽车还完成了APA6.0远程智能泊车技术全球首发,配合之前已经有的L2级自动驾驶辅助等功能,这些都是长安汽车掌握核心技术,获取核心竞争力,进而转化为销量增长、品牌向上的重要因素。
今年前11个月的销量对于长安汽车而言,其实还只是一个开始,在长安汽车“新汽车 新生态”的发展战略中,到2025年,长安将几乎实现300万辆的销量,其中新能源占比达到35%;到2030年,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销量将达到45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到60%,海外销量占比达到30%。
而结合接下来2022年混动iDD车型的陆续上市交付,结合长安汽车更多新车型、新技术的不断投入量产,当战略与之同频共振,接下来2022年及之后的销量,更值得期待。
车型布局全面且精准
除基本盘外,还将迎高端新增量
当然,车市这么一个复杂且极富竞争的市场,能够成功肯定是多方面合力因素的最终结果,即使长安汽车有明确的战略预期,有优势十足的技术与品质作为支撑,但背后,肯定也少不了车型布局的全面且精准。而它们,才是构成长安汽车巨大销量的基本盘。
1-11月,我们看到了长安汽车旗下多款自主车型销量的持续增长,也同时看到了旗下多品牌战略的成功扩张。
数据上,长安CS75系列11月销售20654辆,1-11月累计销售266699辆,销量同比增长9.8%。
CS55系列,11月单月销量再破2万辆大关,达20033辆、同比增长40.1%。今年1-11月,长安CS55系列累计销量达126227辆,同比增长26.6%。
“国民家轿领跑者”长安逸动系列,1-11月累计销售160535辆,月均销量超过1.4万辆。
此外,1-11月长安乘用车高端产品UNI序列累计销量112853辆。旗下长安欧尚品牌,1-11月销售215480辆、同比增长58.6%。并且作为独立乘用车品牌,欧尚甚至还有自己的爆款车型,比如欧尚X5,其已经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足以独当一面。
纵观整个长安汽车在自主乘用车方面的基本盘,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见他们的全能与强大,涉足爆款SUV与轿车的多个细分市场,价格跨度也足够巨大,并且在基本都销量不俗的背景下,甚至还有那么几款现象级产品,能在细分领域取得绝对优势的市占表现。
而未来,长安汽车的精准布局还将进一步拓宽基本面。
比如其全新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阿维塔已经发布,首款车型E11已经迎来亮相,而长安本品牌的首款纯电动战略车型C385此前也已亮相,这些新品牌、新定位车型的持续加入,都会继续助推长安汽车品牌向上,助推其品牌的市占率进一步扩大,并伴随其走向海外市场的脚步,真正让长安成为代表中国的世界级车企。
写在最后:
中国品牌向上,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两个维度的事情,第一个维度是传统燃油领域挑战合资的向上,另一个维度则是新能源领域抢先起跑,获取更多先期优势的品牌向上。
幸运的是,长安在传统燃油和新能源方面,如今都已经有了足够强劲的表现,今年前11个月超110万台乘用车的表现甚至还是“芯片荒”下的结果,在明年2022年短缺问题缓解,市场消费改善,以及长安汽车自身更多新产品、新技术陆续投放市场的背景下,其销量数据必然会更加亮眼。
而那个时候,以长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向上大格局,无疑会被更多人所认知、认可。
▼ ▼ ▼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姜磊律师
上一篇:丰田下滑3%,日产销量更惨,国产崛起后,日系车在华开始走下坡路
下一篇:哈尔滨:奔向0!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