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爆出比亚迪元PLUS商家预扣提车价,5款车型的商家预扣提车价在13-15.5万元,这个商家预扣提车价可理解为新车上市前的经销商提车价,待新车上市后,厂家将对已扣款的订单进行多退少补的款项调整。
那这个价格的参考意义在哪呢?根据比亚迪之前新车商家预扣提车价和上市价格比对,会发现这个预扣提车价和预售价很接近,这也和之前13-16万的预测价格差不多。此价格一出,很多人就觉得比亚迪飘了,这个价格贵了。
元PLUS作为元系列的一员,自然让人感觉是一款小型SUV,但其实元PLUS已经成功晋级到紧凑级SUV,4455mm的车身长度是不大,但2720mm的轴距已经领先众多紧凑级车型,面对自家“兄长”宋PLUS也没差多少,而宋PLUS EV版的价格是16.98万起。而元Pro EV版价格是7.98-13.14万,元PLUS正好是“承上启下”的价格,倒也合乎自家的定价体系。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的是,同样作为e平台3.0产品,海豚的售价是9.38-12.18万,元PLUS不仅更大,而且续航也更长,何况还是个SUV,13-15.5万这个价格也能讲的通。何况元PLUS本身也足够出色,融入了电动化风格的龙颜美学设计,个性而又注重细节的内饰,再加上e平台3.0强大的技术基因加持,让元PLUS的确令人期待。
当然,作为消费者而言,自然是希望价格越低越好,但对于目前的比亚迪而言,这可能的确有些难。
比亚迪确实一直给人以高性价的印象,汉这样一款中大型的纯电轿车也不过20.98-27.95万元。出色的性能加高性价比使得比亚迪汽车的销量一路上扬,11月总销量超过9万辆,新能源占比更是超过了90%。
但在销量上涨的同时,财报却令人吃惊,比亚迪三季度财报显示,比亚迪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3.06亿元,同比增长21.98%。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下降27.5%。前三季度看,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451.9亿元,同比增长38.25%;净利润24.4亿元,同比降28.43%。销量上升,但利润却下降,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却不容忽视。
我们都知道今年对于汽车而言,困难重重,不仅芯片“断供”,原材料价格也一路上涨,特别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涨势惊人。而比亚迪推出DM-i超级混动车型的时候,为了能快速打开市场,其实采取了较低的定价策略,而在原材料上涨之后,成本压力骤然变大,据熟悉比亚迪内部的人士透露,现如今众多新能源车型,特别是DM-i车型利润极为单薄,完全是“赔本赚吆喝”,但也不敢贸然涨价,毕竟成本压力不是一家有,别人没有涨价,那你要是敢涨,那大好的局势就有可能发生翻转。
比亚迪元PLUS预计将会在元旦开启预售,关于价格的猜测届时也会尘埃落定,至于市场表现,我个人还是很看好的,不过最终还要看消费者的认可度了,你觉得元PLUS卖多少钱合适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