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网络上最火的事件,当属“眯眯眼”了,至于它所代表的含义,笔者就不过多赘述了。而对于一些极个别“洗地”的人,我觉得用一句网上的话回怼就可以了:“长中指和竖中指能一样吗?
好了,回到今天的主角奔驰上来。在我看来,如果说三只松鼠的事件是被人“挖”出来的,那么奔驰完全就是自己作死了。明知这两天该事件已愈演愈烈,还在12月25日发布这样一条令国人感到恶心的广告,有何居心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在我看来,它除了想恶心国人、辱华之外,顺带还能赚一波流量,这小心思,你们说打得好不好?
目前,该广告已被奔驰悄悄下架,但截至到笔者撰稿时,奔驰还未发布任何回应。
在此,我想大家一定好奇为何奔驰要冒风险去做这样的事情,毕竟营销的方法有很多种。我的理解是:首先在奔驰看来,相比于赚到的流量,它的成本顶多就是道个歉,因此性价比很高;其次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奔驰高管本身就有辱华的“前科”。
时间回到2016年11月20日,一名奔驰公司驻华高管因停车引起口角并现场辱骂中国人,并说出了脏话:“I am in China one year already.The first thing I learned here is:ALL YOU CHINESE ARE BASTARD!即我来中国一年了,到这里我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们中国人都是杂种(狗娘)养的!”甚至于到后面,该高管还拿出喷雾剂来驱散周围业主。
最后,奔驰对涉事员工进行了免职处理,同时还强调了这是个人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但是个人都知道,一名公司高管能有如此言论,那么很有可能辱华是奔驰德国管理层共有的意识形态。了解了以上信息,大家就能理解为何奔驰会在最近发布这样一条“眯眯眼”广告了。
当然了,奔驰对于中国的歧视还体现在产品上。比如汽车业目前所面临的缺芯问题,然而奔驰却以此为借口,公然减配。以2021款C级200L以及标轴260星耀为例,它们都取消了“一键升窗”和“防夹手”功能。对于后者,其实就是加装一组电流感应器,由霍尔传感器时刻检测着电动机的转速,当电动车窗升起时,一旦电动马达转速减缓,当霍尔传感器检测到转速有变化时就会向ECU报告信息,ECU向继电器发出指令,电路会让电流反向,使电动机停转或反转(下降),于是车窗也就停止移动或下降,因此具有一定的防夹功能。
又比如奔驰大G,硬派的外观、强悍的动力,多么好的的车,但奔驰却给国内消费者出了个搭载2.0T发动机的G350,并美其名曰降低售价。但现实却是终端疯狂加价,而且还是加价几十万。
再比如全球销量非常一般的迈巴赫,前前后后经历了两次停产,最终还是靠着中国市场救活了它。然而奔驰怎么做的,2021年7月份在不增加任何配置的情况下突然涨价,本身这台车的指导价就达到了惊人的158.8—273.8万元,最后又愣是涨价了10%。如果再算上终端经销商的加价,那么还要再加40—120万。
这,就是奔驰,靠着减配和加价不断收割国内消费者对于它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是奔驰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从数据上看,2020年奔驰全球共卖出了216.4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就贡献了77.4万辆,占比达到了3成之多。但即便如此,奔驰对待中国市场以及中国消费者的态度,让人心寒。
写在最后:在“眯眯眼”成为了欧美等国家丑化中国人的背景下,奔驰却以此当热点噱头,往小了说违背了企业应该遵循的基本责任,往大了是立场问题。只是通过奔驰以往的“前科”看,这家企业可能从高管到员工,骨子里就有着辱华的传统。
只是让人可悲的是,奔驰即便这么做,它在国内还是卖得那么好。我想广大有良知的中国人除了感叹一句,还能怎样?这可能就是奔驰的底气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