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电测发布了2022年财报,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实现营收19.05亿,同比略微下滑1.95%。实现净利润1.93亿,同比大幅下滑37%。利润下滑程度还挺大的,从单季度来看,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第四季度,四季度净利润亏损180亿,而上一年同期是盈利3962万。
中航电测是2023年第一只牛股,10天暴涨400%,股价大涨的背后是公司准备收购成飞集团100%股权,那么有投资者就疑惑了,如今中航电测业绩下滑,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对成飞集团的收购会产生影响吗?
【资料图】
1、中航电测业绩为何下滑?
从行业来看,中航电测的业务主要分布在航空军品、传感控制和智能交通三个领域,其中航空军品贡献了5.54亿的营收,占比29%;传感控制贡献11.01亿的营收,占比57.8%,是最大的收入来源;智能交通贡献了2.04亿的营收,占比10.7%。
而这次拖累中航电测整体业绩的恰恰是占营收比例最小的智能交通,贡献的营收从2021年的3.59亿下滑到2022年的2.04亿,大幅下滑43%,占总营收的比例也从18.5%降低至10.7%。而传感控制和航空军品分别增长了6.4%和11.3%。这就意味着中航电测的主营业务并没有那么糟糕。
智能交通2022年的销售量为1824套,同比下滑31%,生产量为1849套,同比下滑30%,是产销同跌,这就说明是市场需求锐减导致的结果。
再往下细看,这主要是因为子公司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受到车检政策调整的影响,这才导致智能交通业务的萎缩,该子公司2022年的营收仅为2.3亿,同比大幅萎缩41%,这才脱离了整体业绩下滑1.95%,相比营收的下滑,利润方面更是出现了大额亏损,2022年亏损5670万,而2021年是盈利4149万,这才是导致中航电测2022年净利润大幅下滑37%的核心原因。
撇开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公司,中航电测的另外两家子公司的业绩表现是非常不错的,汉中一零一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去年实现营收3.8亿,同比增长16%,实现净利润5730万,同比增长9.2%。而真正亮眼的是子公司中航电测仪器(西安)有限公司,2022年的营收为5.2亿,同比大幅增长316.7%,实现净利润3575万,同比大幅增长861%。
2、业绩下滑对收购成飞集团有影响吗?
中航电测的业绩下滑其实并不用太担心,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上文分析了,主要是受到车检政策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智能交通业务的萎缩,相关子公司的盈利从上一年盈利4000多万变成去年亏损五六千万,该子公司就导致了净利润同比减少了近1亿。
但是车检业务整体贡献的营收已经不大了,2021年占比不到20%,2022年更是下降至不到11%,对公司整体业务影响有限,而公司的航空军品和传感控制业务都在蓬勃增长,尤其是航空军品,增幅是两位数。
再者来说,这次中航电测收购成飞集团其实是“蛇吞象”,成飞集团的资产规模、净资产规模以及营收规模均十倍于中航电测,如果不是背后都是同一控制人的缘故,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就不可能会发生,更直白地说,这只是背后实际控制人航空工业集团的资本运作手段,是将军工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是将成飞集团这项优质资产“注入”到中航电测这个旗下上市平台。
大家想一想,一般的收购行为都是收购方是主动的,收购完成后大多会对被收购企业的管理层进行调整,收购方的管理层对被收购方的管理层是有领导作用的,但是中航电测收购成飞集团后管理层会是谁?还会是原来中航电测的管理层吗?肯定不会,一旦收购完成,成飞集团的管理层大概率会变成新的中航电测的管理层,而且中航电测大概率还会改名为成飞集团。
因此,这起收购是背后的航空工业集团在操盘的,收购模式如何设计、进度如何,都和中航电测的业绩没有直接关系,中航电测就只是一个“壳”而已,这种操作其实差不多就是一个“借壳上市”。
所以,中航电测业绩下滑对整体收购的内容和进度不会有影响,该收购案该怎么样还是会怎么样。
上一篇:食物的热量表格和卡路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