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比#中国式浪漫#更破防的,是“我们的冬奥”

2022-02-21 06:03:04 来源:腾讯网

朋友们!以后简历的获奖一栏可以写上:奥林匹克奖杯!

9块金牌、15块奖牌的成绩创造了中国冬奥历史;各国运动员对中国美食、中国科技赞不绝口,这是我们的待客之道……2008年北京奥运向世界展示一个强大、奋进的中国,2022年北京冬奥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敢于挑战、永远团结、不断成长的磅礴大国。

2022年2月19日,隋文静、韩聪获得2022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

正如巴赫在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上代表国际奥委会向中国人民颁发奥林匹克奖杯,以感谢中国人民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出的卓越贡献时所说:

“我们能感受到温暖、活力、热情和支持。来自各行各业、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中国人民,以及中国的文化界人士、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学生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都非常非常热情地欢迎运动员和我们。他们非常致力于本届冬奥会的成功。”

2022年北京冬奥,因为有你才如此成功。

16天前,我们为“双奥之城”北京欢呼,鸟巢之上绽放出绚烂的冬奥之花,闪耀世界。

秉持着空灵与浪漫的闭幕式,仿佛时光倒流一般,让大家不禁联想到开幕式时的震撼,就像张艺谋导演所说,闭幕式会与开幕式一脉相承,有一种穿越感。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还。”折柳赠别、祝颂平安,是#中国人的浪漫#。

随着奥运圣火缓缓熄灭,一次次挑战人类极限的自我突破、一项项新记录的诞生被陆续载入史册。由一朵雪花开始的故事联结了每一个人的情愫,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奥运”。

在一众设计精巧的环节中,来自开幕式演员的神秘返场似乎最直观地印证了这一点:44名来自中国山区的小朋友。

他们在开幕式上头戴虎头帽、脚踩虎头鞋,用一首《奥林匹克颂歌》唱响整个会场。延续着这份稚嫩又可爱的精神,#从虎虎生威到连年有余#,再次让童声绽放冬奥舞台。

降奥林匹克会旗、唱奥林匹克会歌,“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此刻再次唱响奥林匹克之歌。

开幕式分场导演 田晴在闭幕式中负责降会旗、唱会歌环节,她介绍到:这个节目的表演形式比开幕式复杂一倍。

田导是在2月12号那天接到指令负责这个节目编排的,总导演给到的指示有两条:一是保持节目的朴素性,绝不能花哨;二是体现小朋友们的天性,展露出活泼可爱的精气神。

如何在两者之间把握好度?如何和开幕式表演做出区分?难度再一次升级。

开幕式上,田导用“放飞和平鸽”的浪漫表演感动观众,660个小演员们的动作没有一个是重复的,每个人的表演动线和姿势独一无二。

谈到闭幕式唱会歌的这群小朋友时,田导止不住地夸赞:“这群小朋友真的太棒了,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也不过11岁,每个人都很能吃苦,每天6个多小时的训练时间,没有一个哭鼻子的。”

图右为韩舒心

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可能更能感受到孩子的不容易。

5岁的小朋友韩舒心有一次在排练的时候没忍住,尿裤子了,她自己第一时间独立且利索地处理好了这件事。她从来不说想家,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小杨同学与她相反,常常因为想家哭鼻子,田导在这一刻又化身“幼儿园老师”想妙招:和孩子们互相写信,转换情绪。

导演负责编排,而我们能在电视上看到精彩绝伦的转播画面,和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工作人员的努力不无关系,作为冬奥会开闭幕式电视转播服务经理的王诤更是深有感触。

北京冬奥会是王诤老师参与的第七届奥运会,他在此之前的奥运会工作中一直从事着体育赛事转播的相关工作。这一次主要是对接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广播公司,并协助转播开幕式和闭幕式给全世界观众。

为了能让张艺谋导演了解英国电视转播导演制作的电视转播方案,王老师最早手工制作了鸟巢模型,把所有的机位标注在模型里,画面感极强的张导一看到这个模型便迅速领会了他们的转播思路。

疫情防控下,每一次和国外团队进行电话会议都是耗费双倍精力的工作,但他经常调侃道:“大家都是成熟的老战士,怎么会抓狂呢,一次解决不了就再来一次呗!”

除了担任转播工作,王老师更重要的任务是担任奥运历史上首部吉祥物动画大电影《我们的冬奥》的监制。

转播干了20年,做电影是第一次,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在无数次想要放弃的时刻,一以贯之的学术精神和使命感激励着他:将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精神风貌传递出去,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创造力。

希望大家能走进电影院,看看首登大银幕的冰墩墩、雪容融!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冬奥会开幕式视效团队视效导演 江珊在上初中。那时候,她跟着一位运动员跑了传递火炬的马拉松,奥运的种子便埋在了她心里。

2019年8月份,冬奥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不成想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脚步。

来自湖北的江珊身处当时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地区,居家隔离加之视效团队涉及大量保密项目,工作一度中断。2020年6月,湖北解封,江珊立马飞往北京,迫不及待地投身于冬奥项目中。

每一个表演环节都要做出可视化方案,精确模拟每位演员的站位以及舞台空间构想,光是开幕式冰五环的出场就做了上千次设计,才有了最终我们看到的样子。

学艺术出身的江珊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与探索欲,想要天马行空的创作。被现实击垮后也有过短暂的迷茫,艺术前辈的教导让她逐步在挫败感中找回了最初的热爱。

我们总能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挑战极限、奋力拼搏……而在我们看不到的赛场背后,每一个投入冬奥工作的工作人员也在随时准备迎接新挑战,这才有了感动世界的开幕式、闭幕式。

“我将我热爱的服装事业带上赛场上,和热血运动员一起创造美丽。”

隋文静、韩聪以239.88分的总成绩获夺冠之后,花样滑冰考斯滕服装设计师 赵雅捷在朋友圈分享:“恭喜你们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这句话也是她对自己说过无数次的鼓励。

在美国攻读服装设计硕士后,赵雅捷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争取加入到刘莉教授团队,自此开始为中国花滑的美丽篇章贡献自己的“小小力量”。

截至2022年2月,赵雅捷团队已经连续四个赛季为国家花样滑冰(集训)队提供比赛服。创作设计方案超过千套,制作比赛服130余套、表演服100余套,服务协作23位运动员,助力运动员取得二十多块世界级比赛奖牌。

2019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

隋文静/韩聪考斯滕服装手稿

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花样滑冰作为同时兼具艺术观赏性和技巧性的体育项目,服装设计在其中既能帮助运动员快速进入人物角色,还能完美展现故事情感。所以从前期调研到制作,一件考斯滕需要设计师进行大量研究、耗费大量精力。

首先是钻研新面料,确保考斯滕既轻便、弹力又好;其次需要了解每位运动员的曲目风格来确保适配度;最后探索服装上水晶的粘帖度和缝制手法……历经一次次修改才能制作出冰场上一件美妙无比的考斯滕。

刘莉教授团队制作王诗玥冰舞服装

正因为心有对服装事业的热爱,不停的推翻以及重新设计在北京服装学院的老师们看来变得所谓“轻松”。

活在热爱里的人,永远都是创造美丽的可爱小孩,这份热爱也在不少志愿者心中传递。还记得开幕式中因为“假笑男孩”而出圈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演职人员 小王吗?男孩们一丝不苟的军姿与笑容的背后,是他们的使命感和信念感。

“从十月份开始训练,一共110名演职人员,包括十多名替补。每一次训练所有人都在,除了因病退出的同学,所有人都坚持到了最后。”早晨五六点出发,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结束,每一天都是这样。

小王说感触最深的是有一次下大雪,一位同学不小心摔倒把牙齿磕了,但他起身后立刻继续训练。

“有时干脆将双手埋进雪堆里,至少过一会儿手就开始发热了。”恶劣天气下一站就是一整天,贴着5、6个暖宝宝也不妨碍手脚被冻僵,但志愿者们仍然挂满笑容为运动员、媒体做引导。

主媒体中心BRS志愿者 冯小冰(图右)

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转播协调领域志愿者 小郭所在的岗位完全没有休息时间,大年初一她像往常一样来到工位。看着窗外阴暗的天气和朋友圈里热闹的景象,孤独感裹挟而来,于是她也随手发了一条朋友圈:“虎年第一天,当然是要早起上班呀。”

这条稀松平常的朋友圈让她收获了史无前例的点赞和鼓励,热血的情绪瞬间喷涌到了心间,这些感动陪伴着她度过了整个冬奥志愿的时间。

“四届老将”徐梦桃怀着满腔热血圆梦北京冬奥;范可新亲吻冰面完美谢幕本届冬奥,她已然是国民冠军……

看着运动员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拼搏,我们感同身受,所以热泪盈眶。心中的热血为冬奥燃烧得更加热烈,这份因热爱而投入的情绪带着我们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奋勇前进。

北京冬奥会中文播报员 蔡凯臣一直从事体育媒体相关的工作,在这次冬奥工作中主要负责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的赛事播报以及现场评论。播报工作是他的“心之所向”,也是他认识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方式。

蔡凯臣形容这次和美国解说员Chris ernie搭档“像两团柴火聚在一起,越烧越旺”。Chris ernie饱满且富有激情,蔡凯臣感性而又思维活跃,俩人总是能共同沉浸一场播报之中,默契值不断提升。

齐广璞夺冠的那天晚上是他们最惊心动魄的一场解说。

Chris ernie的麦克风突然信号中断,当时沉浸在解说世界里的Chris ernie完全没有意识到状况,蔡凯臣马上开启解说模式并且用手势和他交流,帮他一起调试备用麦克风。

最终在齐广璞摘得金牌、披上国旗的那一瞬间,他们都用最高涨的情绪欢呼呐喊,把胜利的喜悦传递给屏幕前每个观众。

“我可以和你交换徽章吗?”已然成为冬奥志愿者的“暗语”。小小的徽章承载着奥林匹克友谊文化,徽章在一次次交换中传递着对彼此最美好的祝福。

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验证点员 Boyi帮助义墩墩解决问题后,俩人便用交换徽章的方式传递感动。

Boyi还在值夜班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热心的法国大叔,匆匆给他塞了一枚徽章便离开了。这份感动在Boyi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工作固然辛苦,但外国友人的认可和鼓励让一切变得更有意义。

张家口颁奖广场媒体运行领域混合区助理 王加加也在冬奥这段时间结交到了很多媒体朋友,这让她感受到了跨越国别、跨越年龄的真诚感情。

有一次在工作间,来自芬兰的记者和一位摄影师小哥跑过来跟她说:“非常感谢中国朋友的付出,这里是他们见过的best service,really really like China”。

他们还看到很多外国友人拿着“food map”一家家打卡中国美食,舌尖上的美味填补了不能游览名胜古迹的遗憾,也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的热情与美好。

武大靖在赛场让队友先走,是短道速滑的凝聚力;开幕式上我们把走散的“小鸽子”领回家,这是团结的信念……我们在每一场比赛中收获感动,我们通过冬奥传承“团结友爱”的奥林匹克精神,是无数人的激情凝聚在一起才有了这把冬日里的熊熊烈火。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赛场上为梦想而战的冬奥健儿拼搏奋进,赛场之外,无数青年志愿者、幕后工作者也在自己的岗位上燃烧热血。

同一个赛场,同一个梦想,每一片小雪花都用自己的方式共赴同一个冰雪之约,这是2022北京冬奥,这是我们的冬奥。

当奥运圣火继续传递,雪花勾勒的火焰已经记录下中国人民又一次敢于挑战、团结一致、共同成长的热血篇章。

#COSMO燃点·冬奥特辑#,点燃热血,为自己加油!#COSMO热血少年#,我们永远在路上!

出品人:李晓娟

总监制:于梦菡 高群

策划:王奕文

统筹:陈乐 林莹

文字:王奕文 陈乐 林莹

视频编辑:杨澍

设计:甲丙

排版:小方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 视觉中国 / IC photo / 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 我们的冬奥

上一篇:殷桃首次直播太真实,无美颜穿绿色毛衣出镜像少女,全程笑成眯眯眼

下一篇:李艾私下里衣品真不错,夹克短一点照样时髦,老公在后面挺随性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