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资生堂宣布斥资近亿元领投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企业创健医疗,这也是资生堂在中国设立的首个创新基金资悦基金的首笔投资。在公开声明中,资生堂提到由于其专业健康背景,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功能性护肤产品,抗敏感、抗老化、强功效、纯净美肤、医美术后精细化管理等细分领域也是资生堂中国“前瞻部署的细分赛道”。
【资料图】
创健医疗成立于2015年,主要业务为重组胶原基生物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已实现“重组III型胶原蛋白酵母菌稳定遗传表达体系的构建”及“30吨稳定发酵纯化技术开发”的技术突破,并完成了重组I、II、III、XVII型胶原蛋白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对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应用,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医美面膜”,这种实际为医用敷料的产品原先主要用于医美手术后或皮肤病治疗中的皮肤修复,而中国消费者医美消费和“猛药”成分使用的增加带起了皮肤舒缓、修复的需求,让“医美面膜”一度非常流行,同时让“医美面膜”品牌背后的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可复美
今年5月,巨子生物启动赴港上市申请,这家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龙头的招股书显示,公司2019年至2021年的收入分别达到9.57亿元、11.91亿元和15.53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60.1%、56.5%及53.9%。
巨子生物对重组胶原蛋白的研究开始于1999年,这项专利也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王牌,以此为基础打造出了护肤品牌矩阵,据该公司称,可丽金和可复美分別是2021年中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的第三和第四畅销品牌。
另外,在科创板上市受阻后,创尔生物又在今年1月申请在北交所上市,敷尔佳在6月更新了招股书,继续冲击IPO,锦波生物的上市申请也获得了北交所的受理。这些经营胶原蛋白原料和产品的企业纷纷申请上市也反映出胶原蛋白已成为了美妆企业竞相争夺的领地。
敷尔佳
除了资生堂之外,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也开始进军胶原蛋白产业,在4月宣布收购深耕胶原蛋白类医疗终端产品多年的生物科技企业益而康生物51%的股权,在玻尿酸领域建立起领导地位之后,胶原蛋白或将为华熙生物现有的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业务带来更多可能。
相比动物源性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为基因工程法,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相对更高,更适合应用于护肤产品中。
在政策支持方面,“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被写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于8月1日正式实施,也为重组胶原蛋白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创尔美
虽然消费者大多认同胶原蛋白对皮肤外观改善的重要性,但对直接外用或是口服胶原蛋白是否有用的质疑一直存在,国家药监局发布不存在“医美面膜”的科普后,创尔生物和敷尔佳的业绩都受到了影响,这可能也是它们的上市之路遭遇波折的原因之一。
而且受限于技术发展水平,相比玻尿酸,胶原蛋白在国内的产业化程度还较低,市场的成熟程度还不高,但随着技术不断创新、更多资本入局,胶原蛋白或许会在未来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在玻尿酸之后创造下一个神话。BINC
撰文:Lee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篇:全球时讯:不动刀、不注射 这些明星都在做的轻医美项目效果真的那么神吗?
下一篇:每日时讯!听说他最近的剧有点火?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