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撰稿人 | 花无宴
电影的朝圣者,文字的守夜人。
最近北美有两部新片,让时光君非常期待。
一部是“科恩兄弟“的哥哥乔尔·科恩执导的《麦克白的悲剧》,首次单飞后合作丹泽尔·华盛顿,以及妻子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目前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8%。
另一部则是华金·菲尼克斯在《小丑》后的首个新片《呼朋引伴》,华金饰演的艺术家要带上侄子完成一次跨国旅行。
两部都是具有艺术调性的黑白片,也都是由A24出品。
以品质来说,很有机会成为明年冲奥的种子选手,显然这一次A24又压中宝了。
我们暂时无法看到影片内容,今天只能先来聊聊A24。
这几年它愣是在好莱坞大厂的夹缝下,飞速奔跑成一匹“黑马”。
爆品频出,拿奖不停:《原钻》《好时光》《伯德小姐》《月光男孩》《机械姬》《龙虾》《遗传厄运》《别告诉她》……
A24发行电影名录
成立短短9年,已经发展出独特的选片口味和另类的视听风格。
虽然你可能不了解它,但真不该错过它。
起 源
A24是区别于“好莱坞五大”之外的一家独立电影公司。
擅长用文艺片制造商业轰动,发行电影基本囊括现代社会的各种热门话题:人性阴暗、同性之恋、邪教恐怖、青春成长、科技焦虑……
打从创立之初,三位创始人便为公司定下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发展宗旨:
为了探索更好的电影制作方式,打造拥有独特视点的电影作品。
A24三位创始人约翰·霍齐斯、大卫·范克尔、丹尼尔·卡兹
对他们来说,二十多年前独立佳作(《低俗小说》《冰血暴》等)层出不穷的时代,才是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而孕育上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经典的米拉麦克斯公司(韦恩斯坦兄弟创立),则是他们想要效仿的对象。
早前,作为初创型小公司,A24也曾遭遇过不少难关。
2012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他们先后朝《弗兰西丝·哈》和《松林外》两部电影伸出橄榄枝,结果却未能如愿。
直到下一年,他们凭借在颁奖季初露锋芒的青春犯罪片《春假》,迎来转折点。
赛琳娜·戈麦斯、詹姆斯·弗兰科出演
以此为开端,A24正式入局,参与到好莱坞的资本游戏中,很快与斯嘉丽·约翰逊这样的大明星合作科幻惊悚片《皮囊之下》。
电影里,全裸出镜的斯嘉丽让这部电影在当时受到了不少注目,被视为是A24在“融合类型”道路上的第一次成功尝试。
立足科幻惊悚,A24紧接着又推出了另一部爆款——《机械姬》。
该片为A24创下教科书级别的网络营销案例,并于当年引发热烈的观影狂潮。
至此,A24开始成为奥斯卡最瞩目的座上宾。
2016年初的88届奥斯卡颁奖礼上,A24一鸣惊人,拿下7项提名,斩获3座小金人:
艾米·怀恩豪斯的传记纪录片《艾米》,获得最佳纪录长片;讲述母子密室逃生的《房间》,帮女主布丽·拉尔森拿下影后桂冠;票房骄人的《机械姬》,则拿下最佳视觉效果奖。
通过不断尝试,A24逐步促成文艺风格与类型片之间的奇妙化学反应。
精准的选片眼光,也让它在好莱坞立于不败之地。
当A24携《月光男孩》《伯德小姐》《佛罗里达乐园》《灾难艺术家》等众多年度佳片先后进军颁奖季时,几乎已经没有任何人,会再去质疑它的实力。
独立精神
A24投入的项目,永远是风格化且质量上乘的小众文艺片。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A24有着大厂最欠缺的独立精神,他们总能分辨出独具一格的作品,识得它们的价值,即便不够商业。
像《机械姬》《月光男孩》《佛罗里达乐园》这一类的电影,本身成本不高、没有大卡司加持,甚至连一个体面的首映礼都没有。
被奥斯卡提名时,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佛罗里达乐园》
A24最初从电影发行起家,但也和一般的发行公司不同——他们不是在电影完成后才接手,而是在剧本开发阶段就把作品的发行权买下来,并在制作过程中与导演亲密合作。
正式开始独立制片后,他们对电影本身的创作空间,更是全力支持。
2016年问世的《月光男孩》,是他们全资投入的第一部电影。
拍摄过程中,他们只投入了15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但在奥斯卡的加持下,该片却获得超过6500万美元的北美票房成绩。
只一部电影,就让A24在当年赚得盆满钵满。更遑论,它还在赞誉与非议中,摘得下奥斯卡最佳影片。
简直再成功不过了!
还记得当年《月光男孩》和《爱乐之城》的颁奖乌龙吗
首战告捷,不仅为A24赢得声誉,也让他们有了很好的资金积累。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又投入制作了《黑夜造访》《圣鹿之死》等电影,把自己的项目层级越盘越大。
“艺术电影如何赚钱”这一世界难题,几乎也在A24这里迎刃而解。
只用五年时间,靠着这些小成本佳作,A24在美国本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当时的行业巨头“福克斯探照灯影业”。
名利双赢
近十年,几乎没有哪家电影公司制作的恐怖片,声名能够超过A24。
A24拍的恐怖片,总能够提供独特的视角,深刻而巧妙地诠释电影中的恐怖元素——
《遗传厄运》主要呈现一个受诅咒的家庭,既悲伤又压抑;
《灯塔》中打造神秘离奇的孤岛绝境,用幽闭的内景和单一的外景强化恐怖;
《女巫》聚焦一个17世纪的清教徒家庭,讲偏见和父权如何让家庭分崩离析;
《仲夏夜惊魂》带来偏僻村庄里的古老祭祀,用视觉的欢愉反衬出人物乱入的不安……
这些标新立异的恐怖佳作,主要得益于A24与导演们的通力合作。
几乎所有的合作对象,都曾表达过类似的看法:A24不会太多干涉导演,导演们总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自由(这么说来,和网飞的政策很像)。
A24向来信奉的制作原则——不是与某一部作品合作,而是“和导演合作”。
相比于过分依靠明星效应的大制片厂来说,A24更热衷的,是制造明星。它始终坚信,“是不是明星不是问题关键,即便不是明星,也可以在我们制作或发行的这部电影里成为明星”。
于是,新人在A24助力下完成明星转变后,往往会给A24带来巨大的反哺与活力。
2015年,它帮新人导演特里完成导演处女作《克利夏》,之后特里又与A24合作《黑夜造访》。
2018年,又帮助新人导演阿里·艾斯特完成长片处女作《遗传厄运》,以1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收获全球近8000万美元的累计票房,成为A24旗下最卖座的一部电影。
然后2019年,他们又再度携手合作了制作更为精致的《仲夏夜惊魂》。
这种合作模式,显然令A24进入一种制作上的良性循环,使得它与导演一起,共同达到名利双收的双赢局面。
如今,成功杀入好莱坞的它,正以四两拨千斤的态势,逐步向“中心”靠拢迈进。
它在挖掘出一个又一个极易被忽视的边缘化故事之余,悄然撼动着大制片厂体系,成为好莱坞中的搅局者。
而“A24出品“,也逐渐成为我们观影的一个信赖标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