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影院行业并购大幕开启了吗③:那些之前被并购的影城怎么样了?

2021-11-03 18:16:27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在“影院行业并购大幕开启了吗②”中,我们详细阐述了当前我国影院行业大规模并购不曾出现的原因。其中也提到:近年来没有特别成功的可以带来明显业绩提升的案例,不管是标的本身的效益,还是发起并购方总体的效益。这篇文章,“艾维电影”就此展开分析。

这里我们选取万达电影作为例,对其前期收购的影院进行统计分析。

一方面,万达电影作为院线龙头,借助资本市场融资优势和集团资源支持,在渠道扩张上始终保持行业前列。另一方面,万达电影作为上市公司,其各方面的数据均有披露,通过网上公开渠道,容易收集。下文数据均通过网络公开渠道收集整理。

01

根据万达电影年报数据,其在2015-2019年间,大约收购了80家影院。对这些影城进行的地域分析我们发现,其中70%均位于一二线城市,30%位于3-5线城市。从收购的情况来看,万达电影并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一二线城市市场。

我们选取了万达电影在2015、2016年收购的一些影院,主要是原世茂影城、奥纳影城、厚品影城等,统计了这些影院在被收购后的票房。

数据来源:万达2015、2016年报,灯塔专业版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些影城在被收购后,大部分都是业绩连年下滑的情况。

在这29家影城中,收购后连续两年业绩上涨(从2016年起算,黄色渐变色块)的5家;连续三年业绩上涨(红色渐变色块标识)的影城数量是2家,收购后只第二年业绩上涨的6家。同时,表中的29家被收购影城,运营3-4年后(2019年)票房仍然高于被收购之时的影城为9家(序号列中的蓝色色块)。

如果我们将并购后连续两年实现票房增长看作是并购后经营效益改善的话,那么上表中符合条件的影城是8家,占比27.6%。

另外根据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数据显示,在万达电影并购的80家影城中,并购后首年票房金额实现增长的影院有50家,第二年仍实现增长有23家,连续两年票房增长的占总收购影院比例的28.75%。

从这个情况来看,并购后出现经营效益改善的影城数据还不多。

这也是当前行业大环境使然。从2018年开始,大盘均有上涨,但是随着影院数量的快速增加,全国影院效益是持续下滑的,这样的大环境也必然影响万达所购影院的表现。

事实上,万达电影在国内院线中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牌,均占据龙头地位。根据万达电影2019年年报显示,万达电影实现票房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3.06%,观影人次2.3亿,同比增长1.57%。其中国内票房83.2亿元,观影人次2.1亿,境外票房约15.4亿元,观影人次约2,058万。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万达旗下自营影城累计票房市场占有率为13.3%。在票房Top200影城中,万达影城占55家,而Top500影城中,万达影城占145家。

(来源:艾维电影图库,图文无关)

另外,票房、观影人次、市场占有率等核心指标连续11年位列全国第一,单银幕产出、平均上座率等指标均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可见,万达电影“院线第一股”的名头不虚,在影院经营上的成绩还是较为出色的。

但即便是头部品牌院线,在当前的行业大环境下,并购后也大概率难以改善标的影院的票房收入。反过来说,在票房上能够给投资方带来正面效益的标的影城并不多。

02

从公司层面来看,根据以往的案例,能够给并购发起方带来整体效益的也比较少。还是以万达为例。

由于全国有大量影院新建,在集中度上短时间难以提升。2015年万达电影银幕数2133 块,占比是6.8%;这个数字目前是7.6%,近6年来增长了0.8%。

随着影院不断新建,存量影院票房被不断分流,票房上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也不是很明显。2015年,万达电影国内票房 60.1 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13.6%,而2020年的市场占有率是15.4%,5年间增长1.8%。

而这些增长,大部分由“自建影院”带来。2015-2019年间,万达在自建影城有350家,而这段时间完成收购的79家影城。但是在成本上,自建和收购的代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根据其年报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自建影院资本支出81亿,单影城平均约2300万;而收购影城的支出是36.06亿,平均每家影城是4565万。从代价上看,收购比自建成本高出一倍。2019年,由于单银幕产出下降,并购影院连续亏损3年,且亏损幅度持续扩大,万达电影关闭了部分世贸、厚品、光魔等前期收购影城。

此外,并购也形成了较大的商誉。比如,A公司并购B公司,B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值是100万,而A公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用150万买了B公司,那么差额的50万部分,就会记在A公司当年财务报表资产栏目下面的“商誉”里。

2019年,万达电影出现47.29亿的亏损。这个亏损不是来自主营业务,而是来自商誉减值。

根据其2019年年报显示,万达电影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9.09亿元,其中商誉减值达55.75亿元,包括并购影城业务23.40亿、广告业务12.42亿、时光网19.93亿。也就是说因并购影城计提23.40亿。而2020年万达电影又因并购影城计提4.73亿元。

并购有两大目的,一是提升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二是追求更高的效益。从万达电影的并购情况来看,第一大目的是有实现的。至于经营上的效益,以上反映的也不光是万达电影本身,更是行业并购的缩影。

从2015至今的并购事件来看,特别成功的可以带来明显业绩提升的案例比较少,不管是标的本身的效益,还是发起并购方总体的效益。因此在权衡各方利益下,头部玩家对大规模的并购显得较为谨慎,积极性也不高。但这均是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结果,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通过不断的并购形成规模效应无论对企业本身还是对行业发展来讲均是有利的,集中度太低、竞争格局太分散,不利于行业做强做大。

(题图来源:艾维图库,图文无关;发布人:WJP)

关键词: 影城 怎么样了 影院

上一篇:“剧本杀”值100亿?但谁能想到这是真正的剧本杀人?

下一篇: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这些国剧看动图就笑到头掉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