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四川某家影院的大堂里,装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据影城经理透露,他们是想开辟一块场地做剧本杀。“已经跟当地的一个剧本杀商家谈好了,我们提供场地,他们来经营。”影城经理说。
01
缘起契机
疫情就如同一个分水岭,它让场景单一等问题暴露得更加清晰。部分影院已经认识到,如果还在600亿的蛋糕里寻找,并不能增加营收。影院需要进行“影院+多种业态”的跨界探索。因此,当一些新兴事物比如剧本杀开始流行时,一些影院紧跟着潮流,抓住机遇。
何恒是一家大型影院的运营经理,偶尔也会混迹在剧本杀圈里,根据他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影院和剧本杀相结合,主要的契机在于:
(1)有高度重合的消费群体。
“玩剧本杀都是18-25岁这群人,或者说宽泛一点,这个年龄段可能在18到三十几岁,以高校的大学生、公司的白领、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白领为主。这个群体和主流的观影群体是高度重合的。”何恒说到。
(2)环境优势
何恒见过很多剧本杀的门店均开在居民楼里,一个狭小的房间,一张桌子几把凳子,就组成了剧本杀场景。这样简陋的环境难以带给消费者沉浸式的体验。这恰恰也是电影院的优势所在。影院在商业综合体里,有优雅的环境,有高端的设备,无论是从流量上看还是从体验度上讲,影院都是完胜。
(3)成本和区位优势
在选址上,一般一些大店或成功的老店才会选择在临街的商铺,大部分的新店或小店都开在居民楼里面,并不是说不需要流量,只是优质地段的租金投入太大,吃不消。在何恒看来,传统门店最大的危机是房租成本,特别是一二线城市,这也是很多剧本杀门店无以为继的主要原因。但是影院不存在这个问题,电影院在商业综合体内,一般均是这个区域比较核心的地段,并且是整租的,在这个基础上不用重新付出房租,但是可以带来新的收益。
甚至对于影院而言,都不需要重新开辟空间,VIP厅就很适合。“在一二线城市,在淡季的时候VIP厅的上座率或单独的坪效来算,很可能不如剧本杀一部的收益。”何恒说到。
02
实践和把握
何恒的看法也是很多同行的心中所想,特别是一些大影投。
今年八月份,上海五角场万达影城“万影寻踪”沉浸剧本体验馆正式对外营业。
据了解,这个体验馆由影城大堂改造而成,共设4个不同主题的游戏房间,有中式、欧式、水墨等不同风格。营业时间从上午10:00到次日00:00。目前体验馆提供40个剧本,包括《无妄推理社》、《窗边的女人》、《死者在幻夜中醒来》等热门剧本,消费者可在线预约。据影城方面透露,开业初期几乎所有时段均100%预约。
9月,成都金牛凯德广场CGV影城也开设了“三省無界·沉浸式剧本游戏体验馆”。这家影城通过与成都本土原创剧本游戏品牌“三省無界”的合作,将空置的VIP室转化为每周固定的剧本杀活动场地。而针对“影城剧本杀”,“三省無界”并非按照传统的剧本杀店铺模式与CGV影城进行合作,而是采用影城联名店的形式,一方面剧本内容为纯原创定制开发,一方面体验馆内的场景与剧本高度结合,形成游戏场景的实景化,让玩家可以有绝对“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此外,UME、新影联米瑞酷影城等均已经开始尝试剧本杀或者类似沉浸式体验的模式。
由上文可知,万达影城和CGV的剧本杀实践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万达影城是自主剧本杀品牌,而CGV则是采用本土剧本杀品牌与影城联名店形式合作。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模式,便是加盟品牌剧本杀。对于加盟而言,品牌方会提供包括经营指导、装修方案、成本测算、人员培训、宣推及营销方案在内的完整商业模式。
但不管是那种模式,在影院实践剧本杀,有些方面是需要牢牢把握的。
其一是内容
影院与剧本杀结合,亮点在于和电影融合。这种融合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电影IP改编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专门为定制适合影院场景、能够在影院呈现的模式。
比方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好戏连台文化”专门为党建主题定制剧本杀,上线《破晓》和《归国》,这种新兴的、年轻人喜欢的娱乐模式实际上非常受青年党员欢迎,因为它可以通过打造场景,声音烘托以及演员的演绎来塑造时代背景和故事氛围。
其二是运营上的联动
既然是“影院+剧本杀”,那么就不是互不相干的两个业态,在引进时就应该考虑到彼此之间的相互借力。比方说充分利用影院的会员体系进行营销、电影票和剧本杀的优惠券相结合,与此同时,利用剧本杀用户忠实度和黏性的特点,赠与其电影优惠券,可以提高影院最重要的上座率。
“环球魔力”剧本杀品牌和成都万达影城推出凭观影票根可享剧本杀馆8.5折活动,剧本杀消费记录也可享29.9元观影的权益,并且双方还推出沉浸式剧本推理快闪剧场。
此外,剧本杀在场地开发上,也可以做一些拍照元素或打卡元素,成为网红打卡的热门,这也会反向带动电影院流量。
其三是团体营销
和看电影不同,剧本杀的玩家不是散客,主流玩家还是“小团体”。因此影院在做营销的时候,更应该抓住周边的企业团体,进行附带营销,当前的团建活动还是比较流行的。
03
中小影城的权衡利弊
影院+剧本杀这种模式,确实也是影院在突破收益瓶颈上的一种尝试。至于能否在全国普及,在影院行业干了多年的张晨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大概是头部玩家们的游戏。”
他认为如果影院自己经营剧本杀业态,那么全国没有多少影城能够做。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人员的问题。剧本杀需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带领消费者进入角色,比如说“DM”,是整个游戏中的关键人物,DM其实还包括导演,裁判,公证人等多种身份,根据每一个剧本的不同DM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也是不一样的。好的DM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胜任。除此之外还涉及选剧本、资金、资源等各方面的事项,而这些对均与当前大部分影院特别是中小影城的实际情况相悖,对于没有实力的中小影城,贸然创新可能会更加伤筋动骨,最终也只是一个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的案例。
在张晨看来,对于有实力的影城,运营剧本杀是可以尝试的,对于没有实力的中小影城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在成本、人力、精力和剧本杀目前的风口之间做出正确抉择。对他而言,他并不否定剧本杀这种新鲜事物,但两个不同领域的业态,如何恰当地融合在一起,并为各自带来经济效益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客观来说,当前并非剧本杀最火的时候,最火的时候大概是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时间段。但无论如何,传统影院模式亟待创新,跨界是一大出路。剧本杀只是其中一个形式,未来之路还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