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李约瑟之眼,解读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纪录片《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于11月20日起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
11月20日,六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播出。该片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承制,每集42分钟,分为《到中国去》《先生之风》《文明高地》《神奇创造》《书写中国》《人去留影》六个主题,讲述了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和科技史学家李约瑟20世纪40至80年代来华考察并写作科学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经历,并展现其以跨文化的视角,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思考解读。
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史、文化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以系统翔实的资料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著作。
《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以人物传记的拍摄视角设定内容框架,运用了大量细节与故事,梳理了李约瑟的人生轨迹。同时,本片借李约瑟之眼,追寻以李约瑟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国际友人的在华足迹,探寻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辉煌灿烂。
据了解,为了更加全面地研究李约瑟的生平经历,摄制组追寻李约瑟在中国的足迹,并远赴英国等地,获取大量珍稀的照片资料,翻阅上千份李约瑟生前日记、笔记、资料,重筑李约瑟认识中国、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思想历程,保证学术权威性和准确性,尽可能真实、全面还原李约瑟所见之中国、所闻之历史、所念之文明。摄制组采访了剑桥大学汉学、生物学、科技史学界多位重量级院士和终身教授;拜访并首次向中国观众呈现了李约瑟及霍金等多位大师生前使用的办公室。
此外,节目组还获得李约瑟所拍摄的千余张从未通过电视公开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真实记录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中,中国各阶层人士的精神状态。节目通过对照片的运用,让凝固的黑白影像成为连接两个时空的“滑动门”。
编辑 | 叶晨玮 胡静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