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新片宣发红黑榜 | 是时候透过现象聊聊本质了

2021-12-07 22:50:57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过去的这个11月,月票房基本和去年持平。没法说这是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但考虑这个过去外片扎堆的月份,公映数量极速缩水,也得承认,这的确是让人遗憾、却也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指望国产电影在非大档期单扛市场,时候未到。

不过,在贺岁档之前,本月还是有几部新片的宣发值得聊上一聊——

《扬名立万》《门锁》《梅艳芳》。

事实上,今天讨论的初始欲望,和其水平高低、效果好坏并无直接关系,更不是对各种数据的研究对比,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下面这个有趣的议题——

宣发和电影本体,应该是怎样的内在联结逻辑?

这是个大而抽象的话题,一次聊清楚不可能,也没必要。借这三部新片,咱们暂且开个头儿,聊到哪儿算哪儿。

基础宣发

还是老规矩,中小体量新片,撇去节奏后的三要素——

策略、物料、亮点。

策略。

联结一,宣发和电影本体的融合绑定,正在日益加深。

某个角度,宣发在本体面前,或许永远是被动的、顺从的、亦步亦趋的,类似《地球最后的夜晚》那样的奇迹注定只是一现的昙花,随着市场的成熟,宣发的操作上限也势必要被压缩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标准范围。

但必须承认,互联网时代,宣发和电影正在融为一体。

一方面,宣发大规模介入创作,创作也在反过来将宣发思维纳入重要参考。《门锁》,显然是这一现象的最新案例。

我不想去猜测,在这部电影中,到底是宣发影响了创作,还是创作引领了宣发,只看表现和结果,两者的确已经成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体婴儿。

话题包装、情绪驱动,简单粗暴,却绝对有效。

从策略上看,这部电影从创作到宣发,都可以视为短视频时代,电影流量化和产品化趋势下的一个集大成代表。

只看票房,它无疑是成功的,是以小博大的典范,是值得更多后来者模仿的榜样。但我依然无法给出及格之上的策略分。

原因很简单,抛开电影本体为了话题和情绪而无视逻辑的胡来硬上,宣发将火力完全集中在独居女性安全这个流量点上,做进一步的推波助澜,本质上是对中国电影市场信誉的一次沉重打击。

有人或许说,这样看,三年前《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宣发同样如此,也不应该被鼓励。但在我看来,哪怕不提其带来的仪式感这个重要宣发经验,仅从结果未知的试水这个目的来看,和《门锁》就有着性质上的不同。

说来说去,最终能左右创作和宣发策略的,还是市场反馈。决定权,永远在观众手中。

顺着这个思路,《梅艳芳》宣发上的情怀策略,同样和创作本体有着极为深度的绑定。

情怀,是这部电影的标签,也是这部电影创作的出发点,最终也成为了宣发上最为倚重的那个抓手。

一切都显得如此顺理成章。我的意思是,过于顺理成章了。

你或许认为我在胡言乱语,站在宣发层面,这就是那个当仁不让的正确选择。但无论是话题还是情怀,结果是都在让人们的注意力偏离电影本体,而转移到那些简单粗暴的情绪上去。

这是时代的问题,这是环境的症状,没错没错,但这一切也的确让我感到厌烦,这是我无法给出更高策略分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原因。

于是,在前两部的对比下,《扬名立万》的低姿态策略,立刻就显得顺眼多了。

无论是每天一发、票房海报积累数十张这样的细节,还是从映前到映后始终贯彻到底的、将感谢观众放在首位的整体印象,都在指向一点,单看策略,《扬名立万》的确是有技术含量的。

当然,这和电影本体有必然的关联。当创作不再是话题和情怀导向,宣发自然也要回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但不管怎样,这样来自本体和宣发的配合,才是我乐于看到的良性走向。

有人或许说,看看有多少明星大V主动为《扬名立万》背书,再看看《门锁》门前的冷清,前者顶着光环借力而行,后者只能背着骂声强行输出。没错,这是事实,但这样基于本体质量和市场口碑的操作,似乎已经是另一范畴的讨论了。

话题、情怀、姿态。

这三个策略关键词摆在一起,大概也可以视为中国电影当下现状的某个横切面了。而这背后各自意味着什么,就更值得细细品味了。

策略打分

《扬名立万》6.5分

《门锁》5.5分

《梅艳芳》6分

物料。

联结二,宣发之于电影本体一大作用,在于亮相的一瞬,和由此定下的基调。

整体上,这三部新片的物料表现,都是值得称赞、且不分高下的精彩。这其中,以初始物料的惊艳和定调,尤为出彩。

在之前的文章中,这些物料都有提及,这里我只谈一点,即物料的精准度对电影辨识度的重要影响和引导。

某种程度上,《扬名立万》是最不依赖物料的那类新片,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其初始物料的重要性也是超过其他新片的。

各异的群像、意有所指的油画,传递的正是电影最大的两个看点——

复杂曲折的故事,和丰富多元的解读空间。

立住这两点,宣发的基石就有了。从映后的反馈看,这也的确是电影最能调动观众热情的驱动力。

不管《门锁》后来被怎样诟病和批评,其初始的定档海报和预告,都是今年值得被记住的优质物料。

白百何的气质加成,赋予了肖像海报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包括时长控制在1分钟之内的预告,也是在通过音效和剪辑,来强化电影的惊悚和悬疑。

这些都是电影作为影像媒介最本质的魅力,而宣发也在兢兢业业地向观众传递这一魅力。

即便没有那些乌七八糟的话题包装,单靠惊悚和悬疑,这部电影也会有不错的表现——这组海报和预告,就是证明。

对《梅艳芳》,熟悉的或许要看到我第三次称赞那支初始的国际版预告了。

考虑到年终盘点我应该会再次提及,这里就尽量简短吧——

宣发后续的一系列海报设计当然也很精彩,但从物料质量到延展意义,这支预告片始终是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那个物料,也是电影能够最终破亿的宣发源头和基础。

物料打分

《扬名立万》7.5分

《门锁》7.5分

《梅艳芳》7.5分

进阶宣发

亮点。

联结之三,宣发和电影本体,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点睛、彼此成就的。

相比前面提到的融为一体式的现实,这才更像是对宣发的一种理想化期待。从这个角度,这三部新片从正反层面给出了一些细节启示。

《扬名立万》的最实用,即档期

很长一段时间里,宣发体系的刻板印象,营销的作用都被视为大过了发行,但未来,发行的价值一定会被越来越看重,这其中能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就是档期。

提前半年,选择11月中旬这个空窗期,包括后来的提档双十一,一方面这是宣发对电影本体自信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宣发业务能力和胆识勇气的最直观体现。

以《扬名立万》的质量,去到贺岁档,成绩一定不会差,但一定会比现在好吗?假设没有意义,但我想强调的是,宣发如何帮助一部电影——或者说乙方如何服务好一个甲方——档期就是一个实打实的环节。

《梅艳芳》的最真诚,即路演

很多时候,对一部电影的宣发而言,技巧不如态度。

态度同样可以是选择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个选择必须契合本体,或者说,它应该是1+1>2的。

我们无法量化,江志强先生这一大波路演到底给电影增加了多少实际的票房,但大大的加分,是一定的。

我们更无法去断言,这个路演的安排一定是刻意的、是设计的,而非发自内心的。事实上,它更可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所以,这也是我想强调的,宣发不一定就要是功利额、技术的,它可以是人情味儿的、温暖的、充满真诚的。

不管创作还是宣发,有没有心,观众能感受到的,不是吗?

《门锁》的最反面,即不作为

舆论批评《门锁》是一部坏电影,这里面,宣发或许不该为电影本体的问题而背锅,但宣发的任务之一,也的确包括了为本体的口碑危机提前想好对策,并尽可能地为其降火。

而这种无视和不作为,不管视为闷声赚钱、充耳不闻,还是有苦难言、索性躺平,都不是最好的那个解法。

但与此同时,我又真的不想给宣发扣上过多的担子和负重,很多时候,宣发的力量实在过于渺小,舆论的环境又实在过于艰难。这使得不作为的结果,又是可以被理解的。

亮点打分

《扬名立万》8分

《门锁》6分

《梅艳芳》7分

结语

最后,看一下三部新片的基础宣发数据(截至12.6号15点)——

《扬名立万》——

想看指数:猫眼电影19.6万、淘票票10.0万、豆瓣8.3万

物料指数:预告片2支,特辑4支,MV2支,片段1支,总播放量1005.2万;海报5,共30张

微博指数:#电影扬名立万#讨论量22.5万,阅读量2.1亿

抖音指数:18.9亿播放

口碑指数:猫眼电影开分9.3、淘票票开分9.1、豆瓣开分7.5

《门锁》——

想看指数:猫眼电影21.7万、淘票票13.7万、豆瓣2.7万

物料指数:预告片4支,特辑5支,MV1支,片段3支,总播放量398.7万;海报10,共29张

微博指数:#电影门锁#讨论量63.0万,阅读量2.8亿

抖音指数:18.3亿播放

口碑指数:猫眼电影开分8.6、淘票票开分9.2、豆瓣开分5.5

《梅艳芳》——

想看指数:猫眼电影14.5万、淘票票16.2万、豆瓣3.9万

物料指数:预告片5支,特辑10支,MV2支,总播放量371.4万;海报6,共15张

微博指数:#电影梅艳芳#讨论量89.6万,阅读量3.5亿

抖音指数:16.0亿播放

口碑指数:猫眼电影开分9.2、淘票票开分9.2、豆瓣开分7.4

关于宣发和电影本体的讨论,来日方长,未完待续。

综合打分

《扬名立万》7.3分

《门锁》6.3分

《梅艳芳》6.8分

关键词: 新片 红黑榜

上一篇:《斛珠夫人》大结局:太虐吗?不!原著虐到没底线!

下一篇:低调苏州,其实可以不低调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