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谢谢 X Minute国际短片节| 长片和短视频能够拥有市场,短片为什么不行?

2021-12-11 21:01:4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从电影学院的摄影教师,到监制拍摄广告片,再到担任《寻枪》《一步之遥》《邪不压正》等知名影片的摄影指导,谢谢(谢征宇)多年来在影视行业的各个领域留下了足迹。在过往的从业经历中不难看出,他对有趣的、未知的新鲜事物似乎始终抱有热忱,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成为连接他与Minute的一根“红线”。

“我觉得这个短片节挺有意思,非常多元,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提供一点帮助。”在被问及加入Minute国际短片节的缘由时,谢谢这样回答。

关于短片和短片节的当下与未来,谢谢也有着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影视产业观察也在此次Minute国际短片节行将开幕之际,与谢谢展开了一次对话。

大胆的尝试

创造更有趣的短片和短片节

“有趣”是在与谢谢交流过程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也是他在短片评审时的标准之一。作为摄影指导,难免会下意识地从专业角度去看待一部作品,但在此次Minute国际短片节的审片过程中,谢谢则在尽力避免这种情况,转而以纯粹的个人喜好来进行选择。

“‘有趣’在我这里是排第一位的。不过这个‘有趣’指的并不完全是那种搞笑的东西,它也可以是很深沉很严肃的,但关键是要有创意、有想法,这样才能吸引人。”在谢谢看来,短片的内容可以不必那么复杂,画面制作也不一定要像长片那样精良,但作品一定要有意思,能够打动人心,这是一部优质短片需要具备的素质。

即便没有太多参与短片节的经验来做对比和参照,谢谢心中也早已构筑起一个理想短片节的模样,简单来讲依然离不开“有趣”二字。

“我觉得短片节应该有各种各样好玩的、有意思的片子来参赛和放映,这其实是任何一个电影节或短片节都应该做到的。让那些有灵感、有想法的年轻人,以及许多有经验的电影制作者都参与其中,设计的花样更多一点,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短片节。”

而创造这些“有趣”的东西,则需要摆脱以往的固有模式,以更具创新、更加多元的内容和形式来做支撑,这一点从Minute国际短片节中不难窥见。本次短片节摒弃了一贯评委初审、复审、终审的特定流程,单独建立起一个在线审片和投票的平台。同时特别设立了Min艺术委员会,邀请了包括导演、艺术家、音乐人、作家、摄影师等在内的各领域从业者共同参与评审,输出更为多样的审美标准,也最大限度的提升了作品评判的公正性和大众的认同感。

向下滑动查看

“我觉得这种多元化的评审方式非常好,”谢谢表示,“如果都是单一的电影从业人员,有时候想法可能会比较片面,现在各个领域的人都有,大家的眼光或出发点都不一样,这对于电影节来说才是最好的方式。”

与此同时,Minute国际短片节在内容环节的设置上也呈现出独特的多元化与差异化。除常规的影片展映、颁奖外,还加入了限时限地的短片创作训练营:一刻片场;由showroom、屏幕、开放麦三种介质构建的“Minute灵感市集”、场所非场所特别展览、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特别展映、阿彼察邦与毕赣导演大师班等多个版块。

场所非场所特别展览将用不同展区探讨和探索短片以及影像新技术与场所的关系。

其中将呈现一系列当代影像装置作品,包括阿彼察邦、郭采洁的装置,毕赣的《秘密金鱼》、《金刚经》,蔡明亮的《脸》、《你的脸》和《光》等。

《脸》(VISAGE)

即使是常规环节,Minute也力图创造许多新的可能性。在展映部分,不仅可以观赏参与本次竞赛的优秀短片作品,还可以看到《日落,每天》《骨头》等在各大国际影展中斩获短片大奖的新晋影片;或是《全世界的记忆》——从历史轴线中打捞出的大师短片,更能从《线与色》到《害怕忘记你的脸》,在跨越半个世纪的短片金棕榈选集中,一窥戛纳的全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Minute短片节精彩多元的内容构成引发了谢谢的兴趣与认同。“我觉得各种各样的形式都可以去尝试,因为Minute也是第一次办,我很支持多方面的去试一下,趟趟路子呗。”

在采访中,“尝试”是谢谢除了“有趣”之外提及频率较多的另一个词。在他看来,每个电影节或短片节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和最适合的流程模式,目前不少电影节都已经有了清晰固定的单元,正在成长中的短片节也应该通过不断的探索、试错,找到最佳方向,并长久地发展下去。

勇于尝试,亦是他对当下年轻创作者的一点建议。“我觉得年轻的创作者们一定要有想法、有创新,有时候需要更大胆的去做尝试,思想不要被束缚住,这样才能创作出更有趣、更与众不同的东西。”

未来的希望

短片终会形成自己的“生态”和“气候”

“短片要形成一个行业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困难的。”谢谢直白地说。

其中,没有便捷、固定的观看平台和渠道是一大原因。长片电影可以在电影院里进行观看,并且如今已经有不少视频平台开始购买影片版权,观众甚至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热门电影。再加上网络电影势头的逐渐高涨,使得长片电影的数量和类型更加丰富,进一步增加了人们的观影需求。

近几年乘势而起的短视频在观看限制上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不论何时何地,人们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只需要简单动动手指就可以进行观看。就当下形势来说,短视频甚至抢占了很大一部分的电影市场。但短片却并非如此。目前国内尚未有固定的平台或地点专门播放短片供人们观看,即便是能够提供露出机会的短片节,发展也并不算成熟和完善,这就使得观众很难养成观看短片的习惯。

“对于很多人来说,短片是一个新的东西,他们没有看短片的习惯,不像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人从小就会看这个。普通观众会觉得短片是一个不太日常的存在,所以需要很多优质的短片和便捷的平台来培养大家的这种习惯,这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而且,一旦构成一个行业,就需要有它的盈利模式来保证其正常的生存运转。但目前市场上的短片,尤其是具有极强艺术性的剧情短片,若是创作者知名度不高,也没有明星、IP作为卖点,基本很难从中盈利,最多就是以投奖参赛的形式获取一些奖金。波兰一家电影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就曾在采访中表示,短片领域的收入更像是“零花钱”,而不是“买房子”的钱。

除了纯粹的短片电影,广告短片近两年也成为了影视行业的“香饽饽”,例如陈可辛与iPhone X联手打造的《三分钟》,宝马携手辛爽拍摄的短片《婚礼》,京东手机和陆川共同推出的短片《最长的一盘棋》等。

谢谢认为,广告方通常都会寻找成熟的、知名的导演和演员来拍摄广告短片,普通的创作者很难获得这些资源和机会。同时,广告短片中固然也有好的、感人的剧情,但说到底这是一种商业行为,作品最终还是为广告内容服务的。“短片其实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谢谢解读道,“如果与商业因素结合过多,很容易就会变味儿。”

尽管如此,谢谢仍旧对国内短片的未来充满希望,在内容上,它不需要很长的故事结构,也不一定具备特别宏大完整的世界观,有时候往往只需要灵光一闪的创意或想法,就能塑造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拍摄上,如今许多价格低廉的机器就能拍出不错的画质,大大降低了短片的制作成本。

另一方面,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群体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并且随着当下社会影视作品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创作者的审美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相信将有更多高品质短片作品的产出。然而当优质短片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喜欢、愿意去看短片,短片也会因此形成自己的“生态”和“气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不得不提的是,如今大众对于影视文化的需求更加热切和多元,这也与人们的生活节奏息息相关。有些人倾向于长片电影,例如恋爱中的情侣,去电影院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影片,既不需要太高的花销,又能有两人相处的时间和空间。有些生活忙碌的人或许没有时间去看长片,所以短视频的应运而生就正好满足了他们碎片化的观看需求。

由此可见,短片这种趋近于中视频的形式,也终将会找到需求相契合的受众群体,探索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模式。如同谢谢所说的那样,“如果大家能够在观看短片时获得从其他形式的作品中体会不到的享受,我觉得它就应该拥有市场。长片电影可以,短视频可以,短片为什么不行?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关键词: 短片 国际 Minute

上一篇:剧情反转不断,一口气连追八集不过瘾,《钦天异闻录》颇费心思

下一篇:韩综资讯快报:全韩各地美食上演《刀之战争》,虚拟《新世界》享梦幻生活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