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说,最近几年影院普遍面临着观影人流下降这一现实,尤其是一些冷门时段,全国影院平均日流量仅为百人左右,相比高峰时期的千人以上,恍若隔世。
昔日成为商业综合体引流工具的影院,没想到落入了需要别人引流的境地。这可苦煞了不少影院老板和经理们。
在与一线影院经理交流时,对于这一点感受是共同的。
在南方一线城市,一位影城经理L告诉“艾维电影”,他们影城位于某热门商圈的一家购物中心的4层,共有9个影厅,最好的时候,年票房超过6千万。
“我记得最好的时候一天的票房接近40多万,卖品的营业额都有差不多有3万多块。员工们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腰也酸了、脚底痛了,但心里觉得挺开心的。拿今年说来,除了春节、国庆节那几天,每天还有2、30万的票房,平时很难见到这样的日子了。”
而在中部某省会城市,同在购物中心里的影城经理W告诉“艾维电影”:“我们影城规模不大,总共有7个厅,座位数一千多一点,我在这里干了将近4年了,感觉每天的票房能超过8万的日子板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今年到目前为止影城的票房还不到一千万,乐观估计能达到也差不多了。”
同样,位于东部经济较好的二线城市新区的一家影城,情况也不乐观。“这家店是2019年开业的,共有大小10个影厅,我总共投入了约二千万。开业前四个月就获得了近250万的票房,可是刚过四个月准备迎接春节档的关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影院关了门,然后在经历了近半年的停摆后开张,一直到现在都陷于不温不火状态。今年1-11月总共才有不到五百万的票房,今年有好几天的票房只有不到三千元。稀稀拉拉的人流,使得卖品收入也大减,我记得最少的一天营业额还不到200元,应该是8年来投的3家影院中头一次碰到。”影投公司Z老板告诉“艾维电影”。
在与多个行业人士交流的过程中,类似的说法比比皆是。
但问起原因,普遍的说法是影院太多了,从周边1-2家到现在冒出来3、4家,更夸张的是最多居然有7家,另外就是卖座的影片太少了,还有就是疫情的影响,配合疫情防控,影院不得不暂停营业。有哈尔滨的影城经理S调侃地说:你猜我们今年影院关了几次?5次!每一次都是超过半个月,你说叫观众怎么来影院看电影?
一圈交流下来,“艾维电影”深深感到了影院老板们的不容易:太难了!由此回想起一位企业家在一次演讲中说的一句话:今年可以说是最难的一年,但却是未来最好的一年。其实,单纯讨论“难”还是“好”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重要的是分析背后的原因。
诚然,前面影院经理和影投老板分析得都在理,数据也证实了他们的感受。来自国家电影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日前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全国银幕数已达81317块,比2018年60079块的银幕总数净增2万多块,比2012年13118块的银幕数,增长了6倍有余,而2019年观众人次为17.28亿是2012年4.6亿的3.75倍,如按今年截至目前的数据11.18亿预测全年观众人次约12亿,则仅为2012年的2.34倍。除去票房因素,只考虑每块银幕的年观众人次,2012年为3.5万人次/块银幕,2019年为2.4万人次/块银幕,今年仅为1.5万人次/块银幕(预测值)。
那么,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然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结果必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艾维电影”无意在此做这方面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今天则从某一方面做些简单分析。
大家知道,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90后、00后成为主力消费人群,消费诉求和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样,作为观影这种娱乐方式,也跟十年前或他们的前辈有了明显变化。具体说,就是自主性凸显、参与意识增强以及形式的多元化。这些特点毫无疑问是今天所有商品和服务提供者普遍面临的挑战。
回顾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一些热点:网购的大热、微信的大火、短视频的火爆、电竞的参与者众、网红产品的不断更迭以及消费场景的不断挖掘和拓宽等,都说明时代变了,而给予我们思考和适应的时间并不多。这也是人们不断感叹现在各行各业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就影院行业来说尤甚。对于观影方式,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点播影院、商业影院等,哪一个都可以;对于内容,网络流媒体、卫星、电视频道以及商业院线等都可以轻易获取和选择,对于消费诉求更是多元,有注重方便自由的、有注重内容的、有注重体验的、有注重消费场景的、更有个性表达的不一而足。而目前的商业影院在满足年轻人多元化的消费诉求面前显得那样单一和一贯。
对比商业综合体在做加法,什么沉浸式体验;什么多业态、多场景打造;什么跨行业、跨业态合作,而影院恰恰做的是减法,减人、减场地、减项目、减场景,最后只剩下最单一的观影了。
有朋友聊起影院,他说:“平时还真想不起影院来了,只有那些热门的大片或节假日才想起去影院看场电影“。还有朋友却反问:你说去影院还能干啥?现在想看电影的方式多了去了,影院的票价还不便宜。”至于说到影院的效果,他们一致说:其实面对紧张的生活节奏,我们网上看电影还用的是倍速,最多想看看我们的爱豆或故事大概,并不太关注音效。
“什么?你说社交,别逗了,我们周围的,哪个不是单位上班、回家休息,哪有这么多社交啊,要说社交我们主要还是微信或相约出去撮一顿”。
看来,我们影院人真的对他们了解得太少,有的甚至可以说忽略。“艾维电影”看来,这也部分解释了影院面临人流下降的真实原因。
前面所说的,不少是影院经理的感叹,其实他们面对的已是结果,数据表达的也只是这种结果的量化。恰恰是行业日益严重的内卷和不少人选择躺平或离开,才使得创新或改变日趋艰难。
而正视是需要勇气的,改变是需要行动的,行动是有风险的。
你确定想好了?!
(文中配图来源:艾维电影图库,图文无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