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豆瓣一直处在风口浪尖。
侵害用户权益被下架;部分娱乐小组被关停解散;小组回复功能暂停;12月12日还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央视以“影视剧遭遇未看先评、暴露水军潜规则”为主题,提到了这“荒诞一幕”,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表示,影视剧“控评”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豆瓣评分以这样的形式登陆央视,说明“兹事体大”。
01
超前点评的冰山一角
穿越,一直是文学作品的热门题材。最近,豆瓣评分也上演“穿越”戏码。《谁是凶手》播出时,主演还没登场,就出现了大量质疑其演技的评论和一星差评。
《风起洛阳》原定于12月1日晚8点上线,随后,由于技术原因,开播延迟了一个小时左右。
有实时关注豆瓣页面的演员粉丝发现,虽然《风起洛阳》因延迟尚未开播,但豆瓣短评已经被一星评价所淹没。根据网友截图,20:17分时,短评数量已经达到327条。
豆瓣评分可以被“人工操控”这件事,可谓证据确凿。
其实,豆瓣评分的信用危机历来已久。
2016年年底,《中国电影报》发表名为《豆瓣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的文章,随后《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了该文章,标题改为“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 恶评伤害电影产业”,一时间引起舆论热议。而事情的起因,是质疑《摆渡人》第一场放映未完就出现上千1星,而一些高权限真实账号的4星、5星的好评莫名奇妙地“被”消失。
《攀登者》还未上映,豆瓣就累积了2000多条差评;《流浪地球》也被恶意买低分,一些热评账号五星改一星。
这些应当只是水军控评的“冰山一角”。
02
“兵马未动,控评先行”,公信力何在?
事件的焦点,在于该不该在作品未上映之前就评价?显然,这是民众一致不认可的行为。
一直以来评分均是观众选择电影的重要参考,《消费者报道》针对“观众对待电影评分态度”曾进行过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83.08%的被调查者会在观影前参考电影评分,所有被调查者中,仅有4.32%的人完全不受电影评分的影响。
电影未上映,就有评分出现,从而引导其他人选择看还是不看,这个是不公平的。每个人对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的感受,看还是不看完全由其自己决定,而不是先打个1分去误导别人。
业内人士透露,一个水军发一条评论可以获取从几角钱到1元钱不等的收入。钱虽不多,但破坏力极强。
评分本来是对作品品质的评价,是观众选择的参考,而今却发展成为恶性竞争的筹码。这会让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失真,并误导用户做出错误判断;让踏踏实实生产作品的影视公司蒙受名誉和经济利益的损失,长此以往,将是一个产业、资本、从业者、市场“四输”的局面。
所以,“超前点评”必须禁止。
从豆瓣层面上看,豆瓣作为一个评分网站,作品未上映就出现评分,公信力何在?
经过多年的运营,在“评分”这一领域,豆瓣是行业中最亮的“聚光灯”所在地,豆瓣评分的优劣,几乎成了当下影视内容评论体系中最具说服力的标准,豆瓣XX分,几乎成了表现作品质量的标准用语。它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声音都会影响观众的选择,进而影响一部电影的命运。影响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水军进军豆瓣,如果没有平台自身强大的算法和监管的强力压制,必然成为常态,也就无法真实反应“社情民意”,这样的评分没有办法去衡量一部作品的真实质量,也就没有公信力可言。
所以央视和人民日报均对豆瓣作出了批评,叫停超前点评,这就是为了让评分回归本真,让人们在没有任何舆论偏向、没有预先设定的标签下进行自由的选择。
这和叫停短视频剪辑影视作品是同样的道理。
1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规定短视频不得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这里面有保护版权的因素,更多的则是为了避免以偏概全,对观众产生误导,影响对影视作品的正确评价和认知。
03
评分机构应该脱离利益关系
“超前点评”说到底也是利益关系下的产物。若是有水军公司、社会某机构花钱做这个事情,豆瓣作为一家靠流量、靠直接的收益来维持运营的公司,难以完全脱离这种既得利益。
一旦和利益挂钩便难以保证评分的纯洁性。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评分机构一定要是公益性的独立的第三方平台,完全和利益无关,应该由一些智库型的、公益性的平台来做,否则无论无论怎么先进的算法都难以确保其公信力。
以上来看,豆瓣不应该习惯于评分中“水军崛起、粉黑大战”的现象,这对豆瓣评分业已树立起来的形象和初心是一种伤害。
本来作为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对某些影视作品发表意见,表达主观评价的平台,同时作为观众观影参考的评分,有责任去尽力做到客观公正。这除了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机制和算法,尽可能抑制某些群体的不公正评价,更要尽可能避免任何利益纠葛,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品牌和公信力。
文艺作品的评价从来都是多元的,也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大众也不要过于迷信对它的打分,更何况打分的是某一发表意见的群体,更多的却是沉默的大多数。对于标示的评分权当娱乐,多大参考自己判断。
这同样适用于目前各视频的评分。这就是央视对于豆瓣事件引出的思考。
参考文章:
“超前点评”、水军控评的闹剧,该收场了!央视网
豆瓣评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题图来源:艾维电影图库,图文无关)
下一篇:上调会员费,不止“过冬”这么简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