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研讨 | 中国故事搭“和平之舟”远航

2021-12-19 22:44:34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和平之舟》根据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救援任务先进事迹改编。


12月18日上午,军事题材电视剧《和平之舟》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围绕该剧的故事立意、内容创作和题材创新展开交流探讨。

《和平之舟》根据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救援任务先进事迹改编,讲述了这艘医院船13年来勇闯远海大洋,在43个国家和地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援服务任务的真实事迹。

“2019年12月31日,我们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接到了任务——创作拍摄以‘和平方舟’为原型的电视剧。”会上,《和平之舟》军事制片人兼主演王强复盘了这部剧作的创作历程。

从剧本筹备到开机拍摄,耗时一年之久。据王强介绍,《和平之舟》于2018年1月18日正式开机,先后辗转象山、舟山和三亚三地拍摄,并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还原了主场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和平之舟》的创作和播出让国内外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出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捍卫世界和平的大国风范。

“万吨级的白色巨轮,醒目的红十字标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本就是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党委副书记、电视剧项目部主任夏晓辉认为,该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海军高水平的国际医疗救援能力,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

海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主任丁玉宝谈道,电视剧《和平之舟》向世界传递出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博爱,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作为军事题材作品,《和平之舟》跳出“热闹”的战争场景,在纪实手法的表现中带给观众新的审美体验。《解放军报》原文化部主任陈先义表示,《和平之舟》根据真实原型改编,并且在原来的故事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编剧把互不关联的故事串联为一个整体,构成完整的艺术作品。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表示,《和平之舟》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将军事和医疗两种类型加以融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首先,二者的结合加快了整个剧集的叙事节奏;其次,这两种类型也使得故事本身更加充满艺术张力。”

“《和平之舟》相当自觉地写了一个最新的历史内容,它把抗灾、抗疫、反毒、反恐,由一条医院船全部集中又非常真实地表现出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准评价称,《和平之舟》诠释了人类共同的价值最求,在对生命尊严的追求上表现得十分集中。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表示,从海上陆地、国内国外多个时空维度出发,该剧塑造了被剧中医生官兵亲切地称为“大白”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所体现的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的形象——而这艘拟人化的“大白”,正是剧中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李跃森表示,剧集的看点在于,主创没有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制造戏剧冲突,而是从生活出发,巧妙地把日常生活转化为戏剧场景。“也正是因为主创恪守着虚构的边界,剧作呈现出的内容才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编辑 | 饶文渊 徐蕾

关键词:

上一篇:《冠军对冠军》:用“混搭”赛制解锁体育运动独特魅力

下一篇:文玩电商能成为电商界独一无二的NFT?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