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内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陈凯歌

2021-12-22 15:41:42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扒叔最近写过一部综艺《开拍吧》。

这是档青年导演创制真人秀。

6位创作欲爆棚的年轻人,要在这想故事、选演员、拉投资,拍出满意的短片。

在扒叔看来,这档综艺最重要的,也是综艺感最强的环节,便是参加绿灯会拉投资。

由陈凯歌、刘震云、舒淇、陈思诚组成的绿灯会,决定着青年导演的片子,是否能投资到位、成功开拍。

为啥说这个环节最吸引人呢?

说白了,它是一个创作者跟投资人推销创意的环节,类似于电影节的创投会。

如何把故事“卖出去”,是情商智商的双重考验。

所以,在这个环节,你会看到电影人褪去所谓的高雅光环,变成一个使出浑身解数的草根销售。

有的青年导演,用幽默感的讲述和灵动的思维,拉近与投资人之间的距离。

有的青年导演,主打人脉关系,凭借做演员累计的口碑和信任度,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

有的导演,就是支支吾吾、不会表达,那该怎么办?

这时候,主动权就交到了绿灯会手中。

绿灯会的四位投资人,怎么去提问题、提什么问题,是这档节目的第二层看点。

看似简单的三言两语,其实藏着两代电影人的观点碰撞,甚至说精神传承。

在四个投资人里,提问最有水准的,还要属陈凯歌老辣。

透过他的提问和交流,你会发现,无论他身处怎样的舆论环境,依然是在中国影坛最独特的存在。

他的人文气息,刻到了骨子里,从未变过。

直击人心的提问

陈凯歌具体怎么交流的呢?

四个字概括:直击人心

虽然,绿灯会是贩卖创意的环节,但他不想听花里胡哨的话术,只想看到创作者最真挚的内心。

因为,好故事一定要先触及心灵。

扒叔举个例子。

六位青年导演中,有个叫沙漠的新人。

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拍过院线爱情片《我要我们在一起》。

他来这个节目,希望拍一部聚焦抑郁症自杀现象的现实主义短片。

沙漠一上来,就阐述短片创意,但陈凯歌却不着急问他的预算。

他先从《我要我们在一起》说起,这是部票房3.26亿的爱情片,豆瓣有9万多人评价。

他想知道,沙漠在创作时,是否足够真挚。

于是,他问:

“片名改过吗?”

“你的电影处女作,是写谁的故事?”

沙漠起初有点恍惚。

以为是问改编剧本的问题,一直在回答故事有原作者、主人公有原型,是个民工的爱情故事。

于是,陈凯歌又进行了更深层的提问。

“我要我们在一起,这个我是谁?我怎么觉得是在讲你的故事?”

沙漠听完一下子明白了,对方是在问他,创作初心从哪儿来。

陈凯歌在《我要我们在一起》里,看到了沙漠的爱情观和他创作的真挚,所以想跟他确认这一点,看彼此是否能达成共识。

他是在抛出信号,如果沙漠听得懂、接得住,那么合作就八九不离十。

随后,沙漠承认自己确实把自己的情感,投放到了人物身上,再去感染观众。

陈凯歌满意地笑了笑,便开始解释,他为何要这么问。

因为他在沙漠的作品里,看到了“恋爱的人,爱全世界。”

由此,他推断沙漠的底色一定是细腻而温暖的。

所以,陈凯歌一下子就明白了,沙漠这次为何想拍抑郁症自杀的短片,因为他想换一种方式继续传递关怀和温暖。

这种品质,打动了他,也促成了两人的合作。

他的问题,看似咄咄逼人,揭人伤疤。

但真实目的在于,他想看到创作者最真挚的情感内核,只要这个内核足够打动人,它才能成为一个好故事。

你看,这就是陈凯歌的高深之处。

他要么不说话,要么就直击人心,把你问到“体无完肤”。只要创作者能做到袒露内心,那么一定有所收获。

扒叔再举个例子。

郝杰,青年导演,凭文艺片《美姐》《光棍儿》斩获各种电影节奖项。

奇怪的是,《我的青春期》后,他已经6年没拍过电影。

用他的话说,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他不愿妥协去制造垃圾。

郝杰是6位青年导演中,最不会说话的电影人。

其实绿灯会成员,尤其是陈凯歌,很知道郝杰的艺术成绩。

虽然他拍的都是边缘题材,但却有不可多得的人文关怀。

这种电影,需要创作者有一颗极其纯粹、没被污染的内心。

郝杰就是这样,他对艺术的敬畏,既让他成名,也让他显得与世界格格不入。

面对这样的电影人,陈凯歌非常惜才。

所以他对郝杰,语重心长地说:

“你的一切都从你的孤独里来,但是你又在你家房顶拧了一个灯泡,到点把这灯打开,这灯就是电影。”

你看,陈凯歌用一个灯泡的比喻,就说透了郝杰的可贵之处。

他的孤傲与孤独,正是他电影养分的来源。

他宁愿不拍片,也不去随大流拍流量爆款,这种品质在当下的创作环境来说,已经快消失不见了。

所以,陈凯歌说这番话,希望能够给予郝杰鼓励和赞赏,给他更多的勇气,去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果不其然,在后面的短片打分环节,郝杰的片子获得了逆天高分。

证明了陈凯歌前面这番话,说得非常中肯。

陈凯歌的说话之道

节目播出后,陈凯歌的说话之道,再次引发热议。

其实,在这之前,他就因为“阿瑟文学”出圈了。

具体咋回事呢?

在2017年开播的综艺《熟悉的味道》中,有一期讲陈凯歌跟家人吃饭。

镜头里,他先跟妻子陈红,大赞肉末的神奇之处。

“一点儿肉末也不算什么,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看出它们是风味绝佳的美食。”

然后又惊叹爆米花的神奇工艺。

“就像我们小时候那个爆米花,那么小小的一粒玉米,它是小小的能迸出这么大一朵花来,我觉得它是有巨大能量的。”

说完爆米花,又开始聊文学。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念书,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聊了半天后,他发现儿子陈飞宇还乖乖站在阴暗处。

于是,用极其优雅的口吻,呼唤儿子的英文名“Arthur(阿瑟)请坐。”

而陈飞宇听闻并没有及时入座,而是单膝下跪接受妈妈的投喂。

陈凯歌在就餐仪式中,呼唤儿子的洋派气质,被网友捕捉放大,于是便有了“阿瑟文学”的称号。

“阿瑟文学”火了之后。

不少人都指责陈凯歌在饭桌上聊文学,讲究吃饭礼仪,是做作浮夸的表现。

但其实,他不是装的,他就是喜欢诗和文学的一个人。

他的话里,永远有留白和想象的空间。

08年筹备奥运会的时候,他也去竞标过导演候选人。

在阐述提案的过程中,他说自己得知奥运将在北京举办时,心情十分激动。

随即,便现场朗诵了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组委会听完说,我们要的创意方案,不是诗人。

京圈还有一个传闻。

说陈凯歌曾经去KTV玩的时候。

玩到尽兴,也要赋诗一首。

读完诗,一看时间,已经晚上八九点了,撂下一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回家了。

这些传闻,早些时候,都当做笑话在网上流传。

但随着他的电影获得成功,随着他在综艺上金句频出,一切似乎都得到了验证。

他就是与生俱来的文艺青年。

陈凯歌出生在文艺家庭,父亲是拍摄京剧纪录片陈怀皑。他自幼接触到的环境,就是一个谈论文学、电影、艺术的氛围。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经历过一段独特的历史时期。这段经历,让他更明白和珍惜艺术表达的重要性。

可以说,他的人文气息,已经深入灵魂,流淌在说过的每一句话,拍过的每一部电影中。

回顾他拍过的片子,从《霸王别姬》《梅兰芳》到《妖猫传》,都是值得反复咀嚼、细细品味的作品。

而支撑他拍出这些作品的养分,就来自于深厚文学素养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所以,无论是餐桌上的阿瑟文学,还是综艺上留白、抽象的比喻,都是陈凯歌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在当下短视频素食文化的时代,可能会被误解为像个异类。

但不能否认,这也是艺术家的表达方式。

而且,综合他的电影来看,陈凯歌一定是要这样生活、这样说话、这样思考,才能拍出那种有艺术厚度和人文气息的电影。


关键词: 不出 第二个 陈凯

上一篇:“抢红利”的《误杀2》,急于收割的万达和“陈思诚宇宙”

下一篇:随着与电影颇有渊源的解直锟离去,毛阿敏会接手中植系吗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