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眯眯眼就是辱华烂作?

2021-12-28 17:47:3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辱华#成了这两周最刺眼的热搜词。

咋回事呢?

起因,是三只松鼠的新广告。

部分网友觉得广告中的模特是眯眯眼、厚嘴唇、高颧骨,长了张“辱华脸”。

网友起初攻击品牌方,骂他们无底线迎合西方歧视审美。

后来,又转向攻击模特本人,语言污秽不堪,极尽嘲讽之能事。

就这样,一则广告演变成浩荡的网暴。

除了三只松鼠之外。

正在上映的电影《雄狮少年》也被部分观众质疑,人物形象辱华

理由出奇一致。

部分网友拒绝、反对、不接受主角阿娟的长相。

因为他吊梢眼、塌鼻子,不符合现代审美,认为有辱华嫌疑。

这两件事的集中爆发。

似乎说明,眯眯眼、塌鼻子、高颧骨的长相,已经是有损国人的辱华长相。

什么时候,我们的审美如此固化了?

扒叔今天必须来说道说道。

为什么被骂?

网友攻击三只松鼠模特和《雄狮少年》阿娟的核心在于:

眯眯眼

眼睛斜的不正常。

眼间距宽的不正常。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样的眼睛,才算正常?

眯眯眼,难道不配有尊严的活着?

这些辱骂的人,也给不出具体理由。

但他们却信誓旦旦地,要拿尺子出来测量,捍卫辱华观点。

眯眯眼真的辱华了吗?

拿《雄狮少年》来进一步举例。

首先,这部电影是被央视亲自点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积极正能量的国漫。

在主题思想和价值观输出层面,无需质疑它。

其次,影片审美是多元化的,并非所有角色都是小眼睛。

像咸鱼强夫妻,妻子柳叶眉大眼睛,丈夫高眉骨细长脸,一双眼睛长在他脸上也不显得小。

女阿娟有一双丹凤眼。

那为什么要把男主角阿娟,设计成小眼睛呢?

扒叔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在于影片想突出阿娟的成长改变

男阿娟起初只是个nobody,谁看到都能欺负的那种,所以小眼睛正好匹配他自卑、懦弱的性格。

当他开始追逐雄狮梦,经历层层磨难,最终在比赛大放异彩的时候。

他的眼神也从懦弱蜕变成了坚强和刚毅。

第二个原因在于,导演要做对不同审美的探索

在《新京报》的采访中,导演张苗曾表示,不后悔阿娟的形象设计。

“在形象设计审美上,我们的要求是去网红化,去掉滤镜审美。”

而且创作者在画的时候,前去广东等地进行多次采风,最终决定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身边人的样貌。

但可怕的是,就算导演出来解释,有的人还是不听,说压根就没有人长这样子。

结果,没多久,就被一个网友的自拍照打脸了。

你不知道,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这种长相。

难道,因为长得像《雄狮少年》里的阿娟,就活该被扣上辱华的罪名吗?

就算这样,辱骂《雄狮少年》的人,还是不罢休。

说白了,骂这片眯眯眼辱华的人。

就是觉得,这片没有符合当代网红滤镜下,高鼻梁、大眼睛、白皮肤、精致下颌线的主流审美。

仿佛长相越西式,就越洋气。

可洋气这个词,不也是外来品吗?本质上是对西方审美的崇尚,以及内在骨子里的自卑。

其实,把时间线往回捋,历史人物就有不少小眼睛。

唐代仕女图、敦煌壁画飞天等等画作中,人物形象就以细长小眼居多。

经典历史人物的临摹画像,也生动形象的还原了细长眼。

在古代,这种面相叫传统文化的传承。当时人们认为,他们长得秀眉入鬓,凤目传情

这难道不比《雄狮少年》眼距更宽,眼角更斜吗?

难道就因为这种五官,我们也要推翻历史,辱骂名人辱华吗?

说完《雄狮少年》,再说回三只松鼠事件。

广告里的模特,网名叫菜孃孃,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这件事爆发后,某些网友把她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甚至私信让她去死。

仔细想想,这件事看上去,像是网友争执辱华长相的观念。

随着事态转变,讨论早已变质。

它被许多不明而已的戾气利用,变成了一堆人集体情感宣泄的暴行。

什么时候,我们竟然开始因为长相,就对一个人评头论足?评价一个人的标准,难道不是人格魅力吗?

说到底,参与网暴菜孃孃,对她恶言相向的人,其实更别有用心。

他们急于给人扣上一顶叫做“罪过”的帽子,然后肆意妄为、无恶不作。这绝非伸张正义,而是阴险的算计。

此处,扒叔想到了微博网友薄拉的一番话:

为了反抗男性凝视而否定女性打扮、化妆的自主权,与为了反抗西方凝视而攻击单眼皮细长眼模特,这其中的逻辑是相似的,这种"反抗"都没有抛弃男本位/西方本位的思考方式。

丑就是罪过吗?

纵观文化市场。

尤其是影视领域,丑角一向是最有记忆点和代表性的存在。

在香港电影的辉煌年代。

吴君如,就靠扮丑,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喜剧女演员。

按现在的审美来说,吴君如也没有高鼻梁和浓眉大眼。

但她在塑造角色的时候,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如何变美。

相反,她用香肠嘴、挖鼻孔、鸡窝头的形象,剑走偏锋,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当时,也有人骂她是单纯为了猎奇、制造审丑噱头。

但仔细想想她的角色,无论是《金鸡》中的金如,还是《家有喜事》中大嫂,都从现实原型提炼而来。

她或邋遢或浮夸的造型,其实隐喻了小人物的自嘲和自省。

观众最终能在这些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这才是吴君如扮丑的初衷。

如果要仔细梳理的话,这种丑角简直不要太多。

2005年,林嘉欣演过一部叫《怪物》的电影,形象丑到不忍直视。

但我们不应该,因为丑就急着去否定一个角色或一部电影。

要知道,《怪物》是不可多得的现实题材电影。

它讲的是,一个女性在强拆冲突中,接连失去丈夫孩子,最后精神扭曲变成疯子的故事。

它的丑,是在讽刺人性的恶。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

《怪物》跟《雄狮少年》有什么关系呢?

在扒叔看来,它们的主角都有底层根基,有现实层面的情感黏连。

所以,无论是阿娟还是怪物,它们的丑都不具备冒犯性。

什么样的丑角是冒犯性的?

好莱坞早期,确实拍了一些丑化东方的角色,比如傅满洲。

傅满洲之所以成为有代表性的歧视角色,是因为他同时满足了两个唯度:

第一个维度,刻意扭曲长相。

第二个维度,角色设定过于阴暗。

傅满洲是人品比长相更丑陋的奸角,他的底色是冒犯、暴力、迫害与侮辱。

但《雄狮少年》并非如此,三只松鼠的广告就更谈不上了。

他们的主角,都是平凡普通人,都在上演凭借自身努力,逆天改命的故事。

如果非要给三只松鼠事件,找个落脚点,也跟模特本人没关系。

是三只松鼠品牌方,没有和消费者建立文化与情感的共鸣。

关于这件事,扒叔最后还想再说一点。

三只松鼠事件中,迅速给人贴标签、辱骂、网暴、人肉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这跟当下的审美大环境,有直接关系。

当网友长期处在单一网红审美环境下,他们已经习惯了千人一面的五官,认为小脸、高鼻梁、双眼皮大眼睛才是美的定义。

于是,当有不符合网红审美的人,通过影视、广告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他们就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因为这些人跟美颜相机、化妆品广告、杂志大片里的人,不一样。

所以,他们着急忙慌的去“澄清”,甚至不惜用网暴来捍卫自己的审美。但仔细想想,网红审美本来就脱胎自西式审美。

用这种标准去衡量审判别人,不就是用西式审美下的歧视去歧视?本质上,还是屈从于西式审美的表现。

在扒叔来看,三只松鼠事件,是一次警示。

警示人们,单一审美的危害性。

别忘了,我们传统文化有句话叫“君子和而不同”。

这个世界,不就是因为“和而不同”,才五彩缤纷、精彩纷呈吗?

拥抱不同审美、善待非网红长相的他人,才能维护一个美好、和谐、公平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不要错把狭隘当做主流。


点“在看”,留下一个喜欢

关键词: 辱华烂作

上一篇:关于《雄狮少年》,有些话不吐不快

下一篇:视频号创作者的进化范式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