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在纪录媒介的时代,如何记录自我和他者?

2022-01-18 13:38:1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去了解远方的文化是为了引起我们的自察,这种自察反过来又增进了我们从他者生活意义中理解我们生活的意义。”

——Robert Gradner[人类学家/纪录片导演]

《死鸟》

“这是一个纪录媒介的时代。”

“这是一个中国进入纪录影像的启蒙时代。”

在这个时代,摄影机便捷易得,互联网高速发展,人人都是一个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自媒体。

每个人都在使用自己手中的媒介工具,参与书写时代故事。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当人人皆可拍摄和传播纪录影像,同纪录影像相关且延展的讨论从不曾停歇——关于纪录文本的真实性,关于纪录片的媒介伦理,关于拍摄者和拍摄主体的关系,关于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多元丰富的观点在碰撞与融合,冲突与共存。

每一位纪录片创作者,心存“和现实发生关系的执着和认真”,“用身体探索世界”,走出了一条条属于自我的路径。

他们动人的作品终将抵达现实,抵达观众,照亮历史的角落。

《四个春天》

“纪录片的力量在于‘影像意义’的建构。”

纪录媒介时代纪录门槛变得很低,民众拥有了更便捷的记录工具,每个人从自己的视野去参与历史记录。

对于每一个记录者而言,他们创作的是一个文本,而这个文本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纪录片文本表达的是“the world”,主体是在进行非虚构叙事

在这个号称“影像民主”的时代里,“数字技术带来影像的极大泛滥和表达空间的无所不至,它也改变了我们对影像与现实世界之间关系的认知,历史的与现在的、现实的与虚拟的、文献的与合成的影像都跌入时空的黑洞中而难以辨识”。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纪录影像不是现实的素材库存,是‘被叙述的现实’。”

摄影术诞生时之初的两个功能,一个是科学记录,一个是艺术创作。

发挥医学影像和法律证据功能的影像内容是不进行阐释的,信息的意义是一一对应并且准确传达的。

但是,纪录片不是。

区别于作为医学影像和法律证据的纪录影像,纪录片的影像是有修辞

影像本身不存在意义,创作者赋予了其意义。

创作者的价值在于此,你所记录下来的纪录影像,如何通过采访、拍摄和剪辑,进一步书写和遮蔽你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

《脸庞,村庄》

“你的视角决定你看到了什么。”

纪录片创作中,你拍什么?你选择什么样的拍摄对象?

“你的视角和方向是能够反映你的期许和等待的。”

面对一个题材,你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保持清醒的认识,你究竟想要做什么表达?

从无所不包的题材到具体聚焦的选题,是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创作者表达情感关切和创作意识的关键阶段。

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影片走向。

你能够从你选择的拍摄对象,判断到影片的情感走向和价值取向。

《坂本龙一:终曲》

“你和拍摄对象是什么关系?”

拍摄者和拍摄对象的关系是常常引起伦理讨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创作者在创作中贯穿始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创作者和拍摄对象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纪录片的拍摄对象是现实或者历史的参与者,是制作者用于表达和书写的文化样本(化身),与现实/历史存在着某种索引关系。”

“你和拍摄对象是什么关系取决于你的拍摄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

《摇摇晃晃的人间》

“长镜头是一种陪伴,也是一种生命力。”

从“墙壁上的苍蝇”到“汤里的苍蝇”,创作者们在创作实践中对纪录镜头在场所呈现出来的态度和认知一直在反思。

直接电影里长镜头对时间和空间完整性的坚持,到真实电影“将摄影机作为催化剂去刺激生活表象下的真实”的干预,再到监控美学利用“蜻蜓之眼”窥见无边日常里的暗波汹涌。

“镜头的在场和遮蔽非常重要。你拍到的和你没有拍到的,你拍到的敞开的部分,你没有拍到的遮蔽的部分,你拍到的能不能呈现你遮蔽的。”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

那么,所谓纪录片的“真实”,指向什么“真实”?

想要探求对纪录片创作更深一度的认知和实践,那么请来听听孙红云老师的线上课程《纪录片的方法》,孙老师将用8节课深度解析纪录片的方法:图像、访谈、虚构片的反哺、结构、修辞、伦理及纪录片节;

如果你对纪录片情有独钟,期待进一步了解一部纪录片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

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纪录片导演,希望拍出一部更具独特视角的非虚构作品。

那么,这堂由纪录片研究学者孙红云老师开设的《纪录片的方法》课程你一定要来看看。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电影专业博士后孙红云老师,她曾经为了探究为什么安东尼奥尼可以在《中国》中拍到极具私密性的生育场景,而访遍当时所有参与纪录片的中国摄制成员;

她曾奔波各地,采访过瓦尔达赫尔措格罗斯·麦克艾维尔杨力州等多位知名电影导演,是第一位研究赫尔措格纪录片并且采访到导演本人的学者。

《中国》

孙红云老师将其自身对纪录片多年的学术研究与创作经验,进行精炼、总结与整合后,搬来了我们的“后浪电影课堂”。

她在后浪电影开设的课程《纪录片的方法》,相当于一本浓缩版的“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

历经一番潜心学习后,相信距离创作属于你的优秀非虚构影像作品,定会不再遥远!

作者 | 彦梓

编辑 | 你大怡儿

排版 | Juan

策划 | 后浪电影编辑部


Contact Us

投稿 | 合作

houlangdianying@hinabook.com

会员 | 电影课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欢迎随·意·打·赏‍‍‍‍‍‍

关键词: 和他 媒介 纪录

上一篇:《夜以继日》男星东出昌大被事务所开除 此前多次惹麻烦

下一篇:索朗旺姆,真实最动人丨赏色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