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现象级的《阴阳镇怪谈》,给“题材红利说”新上了一课︳黑白文娱专访导演张涛

2022-01-27 22:38:0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在半个月3000万的分账票房背后,《阴阳镇怪谈》还实现了一些更令人惊叹的数据,比如为单个平台实现的拉新率高达近40%。然而在导演张涛看来,目前远不是可以自喜的时候,这一部他们自认只是“正常工整”的作品,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反映出的是行业大面上的内容缺口问题。

福利!《奇迹·笨小孩》黑白文娱“云包场”,参与方式见文末!

作者:梁湘、蓝二

编辑:王子之

版式:王威

“我不觉得现在是寒冬,如果是寒冬,《阴阳镇怪谈》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

民俗惊悚网络电影《阴阳镇怪谈》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双平台联播,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分账票房破三千万,有效观看人次超过1200万;其中在腾讯视频单个平台,分账就将破两千万。

《阴阳镇怪谈》的开门红,给自去年后期以来一直被视作低迷的网络电影市场打了一针振奋剂。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阴阳镇怪谈》有意地对网络电影最原点时期的类型题材进行了一次新陈代谢,让在人们认知中早已被“吃透红利”的“古老”题材扬眉吐气,这或许也在推动着从业者重新去审视我们关于类型题材发展的思考。

“任何题材都可以有红利,任何题材也都可能没有红利”,导演张涛认为。这样一句看似矛盾的表述,归根结底想指向的还是创作质量、内容品质。“我们也见过太多题材的兴起,如果大家认为民俗题材有优势,这么些年又折了多少;大家认为现实题材在观众接受度上可能存在劣势,这两年也实实在在有不少叫座的好作品。我想说的是,网络电影发展至今,大家应该更辩证地去看问题。”

在他看来,内容的好坏不应由题材背锅,“这是人的问题,驾驭项目的是人,而不是数据或者机器”。

从《阴阳镇怪谈》上线以来,它身上所附加的,恰恰是当下行业非常关注的议题。关于如何进行类型题材的有效创新,关于到底怎么做好网络电影的文戏,关于行业寒冬的破局需要怎样的能量等等问题,面对黑白文娱的专访,张涛给出了很多犀利的答案。

“对行业原点题材实现突破,能带来新启发

“一遇到瓶颈,大家就会认为这个题材的红利没有了,或者说,某些题材已经被观众所厌倦了。其实并没有。”

红利这个词,有时意味着随势而行的智慧,有时也含一定投机的味道。它反映在影视市场上,便是一种对题材、演员等的投资倾向——“什么题材红我就拍什么,哪个演员火我就用谁”,这是流量时代容错率最低的商业运作。网络电影的红利题材经历了怪兽、惊悚、爱情、喜剧、动作种种阶段,创作者都调动着最敏锐的嗅觉,寻找新的风口。

然而《阴阳镇怪谈》这个现象级的出现,推着人们回头去思考,题材红利这个词,真的是绝对的吗?

“在新类型上做新的突破,这个一点都不稀奇。”在张涛看来,寻找新题材并不意味着旧有题材的没落,相反,“我们回归到网络电影最初兴盛的题材上,在这个原点上去做到突破,能给行业带来新的信心和启发”

那么如何在原有的“老旧”题材上达成新的突破呢?

“首先尤其需要去反思的是,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各式题材的成功赛道,已经有成功作品摆在那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有很多片子没有成功?是从口碑上,还是从分账上不行?”

得出的经验如何落在“好作品”这个主观词的标准上?当我们定义一部作品“好”时,我们的维度到底是什么?至少在张涛看来,目前市场上的很多不良现象,根源都是在创作者、在创作心态上。

一种很“迷信”的心态,在驱动着很多人的创作。对数据迷信,对“商业元素”迷信,对“模板”迷信,唯独没有对核心的故事与品质的笃信自信。

网络电影发展八年,作为一直“下地”的创作者,张涛至今依然在遇见许多令他哭笑不得的怪现象。

“比如很多人,特别喜欢通过加各种元素来给自己上保险,不管是否适合,最后弄出个四不像。有一个古董题材,说要做古董+怪兽,我问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对方告诉我说不加怪兽商业元素不够。从一开始就跑偏,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跑偏。

“最近还看到一个项目,出品方想做一些不一样的设定、不一样的升级,承制方却怕麻烦,按照自认为的经验,首先‘咱们把这个片子做到不赔钱’,然后‘在这个类型已有的成片里面,做到一个不上不下,就好了’。”

种种看似稳妥实则懒惰的思维模式,导致了网络电影内容高度重复、“水货”泛滥,消耗着观众们的信任好感,进而导致了许多类型和题材外显的红利减退。

张涛认为每一个创作者最基本的原则线,至少应该是每一部作品较之前一次,能让观众和市场看得到创作上的成长。

“成长和升级,是很难的,尤其是同类型题材之内,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如果下一次再拍民俗题材,首先它要比《阴阳镇怪谈》能高出两个档次,什么时候能做成这样,什么时候再拍。我觉得其实观众真的是挺善良的,你稍微用点心,他就能看出来好。”

张涛认为,红利一直都在,只看你愿不愿意潜心去抓,“我们回到最原点会发现,我们一直讲破圈和突破的东西,其实一直没有做到过。我们可能更多的是把我们的核心力量,包括人力财力等,放在了营销、演员之类的种种元素上——这些也重要,但它们只是助力”。

归根结底,深耕文本,专注内容本身,才是抓住题材红利的不二法宝。

民俗惊悚惊悚民俗

词序差异背后的创作意识

“阴阳镇,生人勿近,活人莫出。”

歌谣般的寥寥数语,滋生了《阴阳镇怪谈》暗流涌动的诡谲氛围。在影片开头交代阴阳镇背景时,“雨天电闪雷鸣,三个没有影子的人来到棺材铺,贪财老板与鬼赌命”,口述与影像结合,听觉与视觉的双重铺设,营造出了沉浸式观影体验。

作为第一代网生导演,张涛极早就拍过《道士出山》三部曲、《阴阳先生之末代天师》等类型化作品,在此类题材的操作上,经验丰富。编剧执导《阴阳镇怪谈》既是持续深耕,也是回归初心。

“项目不分大小,大俗亦是大雅。”张涛说,“只要是深入民间的,只要是受观众拥护的,它就是一个好内容。”

对于此次的新作,他特别强调说,《阴阳镇怪谈》是民俗惊悚,而不是惊悚民俗。

“民俗与惊悚,这两个关键词的前后位置,其实决定了整个片子的基调。换句话说,如果我拍的是惊悚民俗,可能它的恐怖感就会比现在的《阴阳镇怪谈》再多30%,但是,我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这些传说故事,和我们所谓的一些很深入民间的这种调性,就会相应减弱。我想做民俗惊悚,是因为从2015年到现在我没有看到一个把我们中国这种民间气息真正展现出来的。”

在定性题材时,张涛对作品和受众做过市场调查。在他看来,西式惊悚的两大高频因子——宗教元素与血腥视觉,一直在吃老本,西式惊悚在当下中国观众中的吸引力正在持续下降,而中式惊悚其实仍在上升阶段。一方面,国人之间有默契相吸的心理形态和文化符号,另一方面,当下国内观众观影心理的变化,对惊悚元素和节奏的需求,这是本土创作者才能真正把控好的——这些都构成了中式惊悚值得继续去挖掘和深耕的基础。

策划上找准了方向,落地还得深耕到文本,做到真正“有效”。“有的项目,PPT做得特别漂亮,你会看到整个阵容很豪华,但一看到故事大纲,你就知道这个项目没戏。我称之为无效搭配。这些因素,归根结底,都是你在地基之上的一些所谓的设计和理念,而回到故事大纲,地基都没挖下去1米,就想在上面建一个30层的楼,一吹就倒,是经不起市场推敲的。”

“在有限的预算和有限的拍摄周期内,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从故事上让观众认可。但我们这个圈子已经本末倒置好多年了,到现在还没倒过来呢。”

其实在张涛看来,打磨剧本恰恰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事情。“一个剧本可能最多花费三四十万,把剧本做好了就是一个最省钱、且将有限的投入放大到最大价值的做法。”

影视文本的一个核心是“去展示(show)而不是讲述(tell)”,举例来说,《阴阳镇怪谈》开篇的几则怪谈里,铁匠一头扎进铁水炉、木匠被树杈子插中、渔夫在水中被惊吓、屠户被扔进烤炉里、教书先生头扎进地里跪在姥姥庙前,不提五行,却暗示着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祸,让懂得人闻之色变,便是民俗惊悚的精粹所在。

也正是基于文本上的用心,《阴阳镇怪谈》最后呈现出在大故事框架下小故事层层嵌套式的叙事效果,节奏快,信息量大而有序,一动一静时刻拉扯着观众的神经,既给出了感官上的棒喝,又适时勒马,不至于让观众过深地坠入到一味的惊悚之中。

张涛一直在探索“惊悚喜剧”的路线:“恐怖中带着喜剧,让人哈哈大笑,更多的观众会愿意进来,我们的受众基数也就多了一部分。惊悚喜剧,虽然这两个词稍微有点相悖,但是我认为它是可以成功,可以并存的。市场也需要这种元素。”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维,《阴阳镇怪谈》的出现,虽是网络电影的“古老题材”,反而会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片中宝葫芦与镇长女儿这两个角色的出现,既是剧情需要,也是影片调性的中和剂;即便是搞笑担当,实则也并不简单。

在演员选择上,主创也是以“贴合”为目标,反流量红利思维,不强求演员的豪华阵容。事实证明,李立群、金巧巧等演员不仅气质贴合人物,其精湛的演技更是给影片效果添了不少彩。在音效方面,影片高潮前有着适当留白,将恐怖气氛渲染到顶点,“鸟鸣山更幽”,比起一味地压迫,安静也有独到的恐怖之处。影片五个月的后期制作、通篇的实景拍摄、考究真实的细节、走心的特效镜头,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主创团队的诚意满满。

《阴阳镇怪谈》可能并没有跳出原有的类型框架,但是它完成得非常工整,从画面到逻辑都老老实实地用心点缀,反而成为了一件精品爆款。从弹幕中看,在第97分钟影片结束之际,“期待第二部”成为高频弹幕词,这是观众们最直接的认可。

“水到渠成。”导演张涛坦言,“把任何一个题材挖掘到最深处,都能产出爆款。”

行业寒冬?

阳光一直都在,市场一直都在!

到目前为止,《阴阳镇怪谈》不仅有着最直接可见的票房上的成功,背后更有着许多令人咂舌的数据——比如,它单为爱奇艺一个平台,就破纪录地实现了将近40%的拉新率。

不难想象,在《阴阳镇怪谈》之后,民俗与惊悚又将迎来一波行业中的跟风;而人们的忘性总是最大的,曾经消耗过这一题材红利的举动可能又会循环上演。

“从业者天天喊着影视鄙视链,这个鄙视链是观众造成的,是平台造成的,还是从业者自己造成的?最终能够击败我们的,不是传统影视圈或者观众,是我们自己。

在近三年的发展中,网络电影更进一步地受到观众的认知、认可,其他内容领域的人也开始入场尝试网络电影创作,这说明网络电影正在逐步迈入主流视野;与此同时,行业认可网络电影在基本影视创作规律之外,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没有人认为可以轻易地在这一领域里进行“降维打击”,这些也是网络电影行业更加受到正视和尊重的表现。

不过,张涛觉得现在还远未到可以“窃窃自喜”的时候。

与互联网大环境的飞速进化、两三年一个变革相比,在他看来,八年发展而来,网络电影领域依然停留在“2.0阶段”,成长速度并不快。

“我们行业的生态,连亚健康可能都算不上。”

这种“亚健康”状态,在他看来,一方面是市场生态的问题,没有审视自身问题、聚焦创作,而一味过度依赖平台政策、补贴投入、观众转身、题材潮水;另一方面则有着人心的问题,“大家应该共建起一个健康的生态圈,互相扶持着并肩往前走”。

“已经记不得行业喊过几次寒冬了。所谓的寒冬,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说平台分账低,片子不行难道要平台贴钱吗?我们该操心的是内容,是拍摄,是成片出来自己是不是看着都难受。《阴阳镇怪谈》就是‘用心’的一个正常体现而已,但它为什么能火,我想可能还是因为好内容供给不足反衬的,所以这个所谓的成绩真的还不足以让我们能够沾沾自喜。

《阴阳镇怪谈》的爆红,不仅是“古老题材自我突破”的行业启示,也是对用心做内容的直白褒奖。

在张涛看来,网络电影仍在快速发展,题材红利一直存在,行业寒冬也并未真正降临,“阳光一直都在,市场一直都在”。

“再给我们2022年一年的时间,我们上线的作品能让观众和市场看到更明显的变化,我敢为我们的作品做这样的保证。”

THE  

关键词: 红利 文娱 阴阳

上一篇:张艺谋生涯中第24部电影,第一次挤进春节档,如今预售却几乎垫底

下一篇:2021金海鸥年度人物活动评选圆满落幕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