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时间。
今天作品有些特殊。
它是14年前的旧片,豆瓣8.8。
但一个夜晚过去,多少人想给它打到9.9。
《打,打个大西瓜》
打个什么瓜?
什么大西瓜?
片名就不知所云,无厘头啊!
实际上,很。有。来。头。
作者,饺克力。
换个名字你们都熟——爆款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
2004年,《哪吒》上映的15年前。
医科大学毕业一年后,同届同学都忙着转正,他却突然从成都一家小广告公司辞职,回家。
关起门,开电脑,连网线都没拉,搞动画。
一关就是三年半,“卧室、客厅、厕所”三点一线。
完成,发布,拿奖到手软:
狂扫20多个国内外奖项,包括第26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拿下国际竞赛单元最高奖项“评委会特别奖”,成为中国参赛短片中唯一得奖作品……
b站上视频至今总播放量超500万,标题统称“神作”“最牛”。
究竟拍了啥?
从片名说起:
《鹿鼎记II:神龙教》结尾,韦小宝(周星驰 饰)和冯锡范(任世官 饰)在打斗中无意发现了清人入关时埋下的宝藏。
俩人对了对眼神:金沙在前,富贵到手,还打个什么劲?
急忙握手言和
还打,打个大西瓜!
这种无厘头的气质,甚至贯穿全片,直到结尾字幕。
导演专门列了一大串“idol榜”。
当中周星驰列有一席:
但这名字也不是全然“无厘头”。
周星驰说完“大西瓜”后,有个讽刺的后续。
冯锡范满口答应,但一回头,俩人刀上手,倏地反身向对方砍去。
战争就像人性的顽渍,有时无关利益,无关形势。
打个大西瓜,也要打。
在这个主题下,饺子铺开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
开头从政客切入
闪光灯下,二人言笑晏晏,相谈甚欢。
但一关上门,对坐在大圆桌前的两人,亲和褪去,点支雪茄香槟倒满,露出两张精打细算的脸。
△ 摸杯口和弹雪茄的手法娴熟,姿势相当惬意
聊着聊着,俩人的手就在桌上相遇了。
仔细看这圆桌,哪里是谈判台,分明一张微缩地图,而手停下的位置,正是地图中间的一块骨头岛。
两只手在台上画起三八线:
你3我7,不服。
你2我8,休想。
没办法。
打!
谈判破裂的瞬间,画风突变:
面皮彻底被撕开,西装变战袍,圆桌变沙盘。
我们这才看清:
两西装男原来是红桃国和黑梅国首脑。
军队早已暗中集结,摆好阵型,隔空对峙。
一声令下,战事立起。
沙盘上的扑克牌“活”了过来,变成坦克、大炮、战斗机、潜艇、卫星炮……
火光四溅。
不得不说,相比《哪吒》流畅而成熟的完成度,《大西瓜》的确略显粗糙。
但没有商业模式的桎梏,饺子反而能放手挥洒想象力,粗糙中见生猛。
各种画风交替:3d的,2d的,黑白的,缤纷的……
各种场面切换:远中近景、特写、第一人称、航拍,上天下海,飞天遁地……
有构图、有叙事。
一副扑克牌,一堆破特效,愣是拍出大片质感:
拍完大场面,故事聚焦到小角色。
骁勇的红桃国飞行员发现一架敌方战机,死咬不放。双方你追我赶,在空中又是俯冲又是升空。
可惜丢出的炮弹总擦身而过。
终于。
两方肉体都支撑不住,红桃兵口吐白沫,黑梅兵鼻血喷射。
这时,黑梅兵射出最后两颗炮弹,眼看就要击中敌机。
叮!
红桃兵按下紧急按钮,抽出一根“救命稻草”!
△ 这稻草,一看就十分救命了
反转了?
转了,但又没完全转。
稻草拦截炮弹,红桃兵反手把黑梅兵战机击落,可自己又被击落的飞机砸中……
阴差阳错,被捆绑在一起落入荒岛。
问题来了。
两个仇人,先自救,还是先杀敌?
紧接着的镜头紧扣主题
士兵抬头一看。
这荒岛荒得厉害,四面八方除了海水,啥都没有。
打?打个西瓜……
与《鹿鼎记》不同,韦小宝的“和解”是伪装,背后藏着无底线的算计和贪婪;而士兵的“和解”,则是全然的暴露
他拾回了恐惧,也拾回了套在战服里的人性。
当视角聚焦在两个渺小的士兵身上后,战争的“崇高”立刻被消解。
俩糙汉愉快地开始了没羞没躁的同居生活。
日可捕鱼下棋,夜能同沐月光浴。
但。
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脚下这个荒岛,正是双方首脑一开始在争的那座骨头岛。
他们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Sir不剧透,你自己去看。
16分钟,全程紧绷,没有一帧废话
没错,激战从未停止。
反思藏在一个个无厘头的笑话里。
不少画面让Sir觉得耐人寻味。
荒岛上的两人,看到远处有船,兴高采烈地求救,甚至唱起歌,跳起舞。
可跳着跳着……
好像哪里不对?
不对,炮弹怎么朝我头上打!
再看那首领相争的骨头岛。
很大吗?
呵呵,才刚好能容下两个人。
还有那些严阵以待的士兵。
一个个头大身小,头盔遮脸,看不出一丝表情,滑稽而生硬。
你再看他们整齐划一之下的恐惧。
头盔下的液体,不知是眼泪还是冷汗;
颤抖的双手,紧握杀人的凶器。
他们如蝼蚁般陪葬,只为首领一声令下。
风格鲜明
喜剧式的夸张与巧合,对应现实的荒诞与虚伪。
有个画面尤为震撼。
一只导弹的第一视角。
它正穿过漫天炮火,气势汹汹地冲向敌营。突然,天空中出现一只巨手,将其牵制住。
无人可挡的导弹,被黑梅国首脑轻轻捏碎。
只见他丢开捏残的导弹,重新洗牌。
气焰丝毫不输红桃国首脑,一张一张一叠叠,巨浪滔天。
他们只在意对方气势是不是压过自己,只怕自己出的牌不够厚不够密,看不见这牌面下士兵要见血的紧张,混着自知难回家乡的悲泣。
两手一指,血雨腥风,哀骨遍地。
对。
似乎每一帧,都预言着现实
当具体的生命,被量化成谈判桌上的筹码与数字;
当国家间复杂的互搏,被轻描淡写地“拟人化”;
当血水汹涌的战场,被比喻成只关乎输赢的赌局,让旁观者饶有兴致地围观、分析、甚至呐喊……
结局如何?
Sir自觉难以在第一时间厘清战争背后所有复杂而暧昧的历史与暗棋。
但这个结局,值得我们深思:
巧妙的首尾呼应。
开局,是地图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一张张蜘蛛网,缠绕着不同花色和阵营的扑克牌。
拉远看,蜘蛛网互相缠绕,彼此连接。
包裹成一个实心的地球,不分彼此。
结局,看似“乐观”
俩大兵躲开搜救,继续投入暂时安稳的生活,安心下棋,不问世事。
真能假装看不见吗?
突然,头顶传来一声异响。
幸好没打中他们。
只是拉远,打偏的炮弹穿过二人头顶,击碎了不远处,椰树下的一层蜘蛛网。
故事结束。
却没有完全结束
连接彼此的网,破了。
战争打穿的“洞”,谁来修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莫妮卡住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