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了,他来了。
他们跟着春天的脚步走来了。
昨天官宣定档,今天开播,引发一大波观众的期待值飙升。
有原著粉期待甜一下,有“恋爱”粉心花怒放,还有人激动到发出土拨鼠尖叫……
预告片镜头看起来满满的心动感觉。
一边是琴弦奏响音符,一边是在手术台上挽救生命,剪切丝滑,寓意相似,不一样的环境透出同样命运缠绕的气息。
地铁停靠某站,背着大提琴的女孩与穿着格纹大衣的男人擦肩而过。画面极具都市生活质感,也让人在熙来攘往的嘈杂中感到春风拂面的清新温柔。
还有两人定情后的小斗嘴,关于谁先喜欢上谁的幼稚话题,偏偏怎么都说不腻。一个佯装生气,一个忍俊不禁。救……这就是春天最该嗑的狗粮吗?怎么这么甜!
质感清新自然不做作,氛围甜中带皮不矫情。
带着对《余生,请多指教》的满心期待,院长提前观影,意外——
剧集质感自不必提,难得的是,它还给我带来了预期之外的惊喜。
不止爱情
不知何时起,“甜度爆表”“无限宠溺”这些标签,成为衡量都市情感剧的一把尺。
男女主的感情进展速度越来越快,有的甚至“一秒上头”,忽略过程、直奔结果完事。
殊不知“糖”来得越简单粗暴,品起来就越腻。
幸好,《余生》打破了这怪圈。
它不是那种短平快的撒糖剧。“翻开”前两集,节奏不疾不徐,有着久违的娓娓讲故事的气质。
开篇先铺陈人物背景,言之有物,三言两语就给出很大信息量。
比如交待林家父女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
音乐系大三学生林之校(杨紫 饰),即将面临毕业、择业。
她主修大提琴也热爱大提琴,想以艺术追求为人生理想。
退休在家的父亲林建国却不认可。
当了一辈子教导主任的他,总觉得靠艺术吃不饱,还是考研做老师更为稳妥。
一年一度的校园春季汇演,林之校邀请父母前来见证自己的实力,却没能在观众席找到他们的身影。
于是,本就不算和谐的父女关系雪上加霜。
上一秒,林之校涂口红,穿时装,举起酒杯官宣自己的“独立日”到来!
下一秒,老父亲就出现在酒吧,一脸疑惑地误认女儿“男朋友”,再一身怒火地把她拖回家。
两人吵起来都在气头上,难免言辞激烈。
一个老操心,生怕女儿翅膀硬了飞错丛林,一不小心受了伤;一个不服气,觉得都什么年代了,难道还要被管束一辈子?
代沟不小,沟通的问题更大。明明互相关心,却总是因为不善表达而闹得不欢而散。
还是一旁的妈妈早就窥破玄机——
“你们父女俩真是一个脾气,怎么都那么倔呢。”
父女俩这番对峙,看着眼熟不?
不就是我们身边典型的“中国式父女”!
以这样充满生活化的小摩擦开局,很快就让观众走进林之校的日常,对她的喜怒悲欢感同身受。
同时,也是在酒吧,林之校与顾魏(肖战 饰)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为了躲开爸爸,林之校钻进顾魏的风衣里。
结果顾魏冷面无私不解风情,直接引来了林父,却被误认为是调戏少女而惨遭数落。
两人对视,火花四溅——虽然是不愉快的火花,却为两人再次交集埋下伏笔。
林建国的胃溃疡久治不愈,林之校跟妈妈十分担忧。
巧了,乍看风流倜傥高富帅的顾魏竟然是鼎鼎有名的优秀医生,还看到了林建国的检查报告。
至此,林之校与顾魏的感情线正式交织。
一边是两人相处时误会套着误会,风趣好笑。
一边是林建国的检查一波三折,让人吊着一颗心。
直至林建国出现便血的情况,却不想浪费钱,也不想麻烦妻女,有情况也瞒着不说,让屏幕外的人都急得不行。
饭桌上,父女俩围绕检查又拌起嘴。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林建国难道真的患了重病?还没长大的林之校,又要如何面对这道难题?
林家出现在医院的那一刻,剧情也顺滑地切入顾魏的人生。
镜头对准顾魏,先聚焦的不是他的脸,而是他的责任心。
顾魏从检查报告里看出林父有罹患胃癌的可能性。尽管对方不是自己的病人,他也坚持联系,建议二次复查。
然而,因为前一夜在酒吧的乌龙事件,他没有获得林家的信任。
同事高医生也劝说他,避免引起病人和家属的误解。
就这一个情节,让剧集的气质落了地,扎了心。
同时,顾魏自己身上也藏着一根悬念的引线。
一次查房时,他面临突发抢救。
成功挽救病人生命后,他没有丝毫喜悦,反而独自一人躲进卫生间。身体颤抖,眼圈发红,还疯狂洗手。
不断闪回的医疗事故画面,昭示着他难以治愈的心理阴影。甚至,他还因此想申请转科,放弃临床。
看似前途光明的顾魏,还有什么未知的故事?又面临多少困境?
可以说,《余生》的开场并没有为了凸显爱情而拼命制造人工糖精。
而是围绕男女主的日常生活细致描绘、渐次打开,让我们一步步走进他们的世界。
强烈的生活感、现实感,很容易唤起人的情感共鸣。
一个个伏笔,则让人牵肠挂肚,想顺着剧情继续往下看。
这样的开局,见诚意,也见野心。
不止甜宠
都说陷入爱情的人像傻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拍爱情就要让恋爱双方强行降智,沦为只会比心的“工具人”。爱得空洞,甜得发腻。
《余生》的男女主,就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不管是林之校还是顾魏,都有着丰满立体的设定。两位演员的表演也相当生动,不仅同框有火花,作为个体也具有魅力和张力。
先说林之校。
作为大提琴手,她气质洒脱,性格开朗,骨子里自带艺术范儿。
有个很有趣的细节是,她叫爸爸“林老师”,叫妈妈“李女士”。一张口,阳光俏皮的形象就立起来了。
与顾魏的几次偶遇,也透着独特的喜感。
酒吧天降,两人别说一见不钟情了,简直是互看很不爽。
医院再见,更有趣。
林之校担心父亲身体,想偷偷拍下他的体检报告。结果一伸手就被顾魏抓了个现行,以为她是什么侵犯他人隐私的可疑人物,转眼就要叫保安。
林之校怎么看怎么不信,眼前的冷面帅哥竟然是医生?
肯定是靠“副院长准女婿”身份上位的“小白脸”吧!
她眉飞色舞地和闺蜜八卦,却听到身后“小白脸”的声音响起,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几次“较量”下来,欢喜冤家的气息扑面而来。林之校的小聪明和小俏皮也溢出屏幕。
但放心,她绝不是那种让人头疼的傻白甜。
林之校有一腔热血,也有几分叛逆。
为了坚持音乐梦想,她多次与父亲争吵,想要摆脱家里的掌控,过自己主宰的人生。
面对父亲“浪费时间、没天赋”的抨击,她先是委屈,然后带着不甘和怒气反驳。
眼睛里的那股执拗和孤勇,充满代入感,让人心里发酸。
杨紫通过自然细腻、擅抓细节的表演,把一个鲜活的林之校交到我们面前。
她担心父亲讳疾忌医,各种哄骗着带他入院,一次次陪他检查。
嬉笑的脸皮之下,是满溢的担忧。
听到顾魏对父亲罹患癌症的预判后,她立刻找到闺蜜帮忙,想为父亲另寻名医。还自己偷偷研究起了医学资料。
有个小细节特别戳我:
每次进病房见父亲前,林之校总会在门外站定几秒钟,调整好没心没肺的表情,好让父亲宽心。
她内心的善良细腻可见一斑,也为之后的成长蜕变作出铺垫。
顾魏同样有着丰富的层次。
他的外在颇为光鲜:
年纪轻轻,俊朗不凡,事业有成。
还自带反差萌——
严肃高冷,一本正经,强迫症严重到杯子移动了几厘米都知道。
活像个保温杯里泡枸杞、消毒喷雾随身带的“老干部”。
这样的设定,其实很容易博得观众的好感。但要让这份好感扎根生长,更需要刻画一个人的内心。
顾魏打动我的,首先是他的细腻。
身为医生,他对病患的关注和了解可谓巨细靡遗。
上到从林父的胃镜报告上看出端倪,下到查房时嘱咐机械型肠梗阻的小病患不能乱吃零食。大小事务,全都记在心上。
然后,面冷心热。
即使被林之校误认为是“小白脸”,顾魏也不计较,而是看穿了她作为病人家属的忧虑,默默地送上冰袋、病理书跟便签条,助她摆脱对癌症的恐惧。
外表高冷的顾魏,一直在用行动温暖所有人的心。
看似完美的神明,也有脆弱的裂痕——这正是顾魏包裹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也是他的成长动力之一。
“副院长准女婿”的流言,和当年的医疗事故,成为顾魏生活中的两朵乌云。
实际上,他也是一位急于凭实力证明自己的医生,但偏偏对上手术台产生了心理阴影,甚至考虑转科逃避。
一心治病救人的顾魏,何尝不是有着难以言说的隐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林之校和顾魏是两个站在十字路口的人。
他们的相遇背后,似乎有着命中注定的引力。
他们将如何互相鼓励、共同成长,走出人生的阴霾?
看两人的同框,cp感已然就位,我先嗑为敬!
不止期待
从开篇布局,就能看出《余生》不止是想讲述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
而是从恋人的酸甜、家庭的温暖——或者说,从人在爱与被爱中成长的故事,去打动观众、治愈观众。
以前看原著时,印象最深刻的也是那种温暖的治愈感。
有些情节,我现在想起还很感动。
比如,林之校得知父亲患癌后的崩溃痛哭。
那一刻,她不仅为父亲心痛,也为曾经的不懂而自责。
中国式父母的关爱常用严厉来表达,长期下来,就造成了与孩子之间的心结。但事实上,羞于表达的爱可能比山海更深沉。
作为在相似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谁能不懂林之校的眼泪?
林之校面对不再稳定的生活,开始迅速成长;父亲也意识到,应该尊重女儿对于梦想的执着。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成为解开父女心结的钥匙。
这一点,也颇让人感同身受。
另一边,顾魏将林之校的善良乐观、无微不至看在眼中。
随着相处,两人都对彼此产生了好感。
有个梗特别有意思:
眼见林建国备受妻女关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从来没被如此照顾过的顾魏,竟然发出想被一个人这样惯着的感慨。
顾医生啊顾医生,想告白你就直说!这样高级的撒娇我给100分不怕你骄傲!
另外,林之校自以为“偷偷”拿到顾魏手机号码,顾魏在老同学面前霸气告白等等情节,都是又甜又暖又耐嚼,想起来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从预告能看得出来,接下来的故事和原著一样保持温暖治愈的气质。
没有盲目制造人工糖精,而是小火慢炖细水长流。
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无需急切等待发糖。
而是随着剧情推进,尽情感受人与人之间真实细腻的情感——
有努力靠近、彼此治愈的不落俗套的爱情,也有扎根现实、彼此体谅的充满代入感的亲情。
这是《余生》最特别也最动人的质感。
很喜欢剧中一句台词——
“万物皆有裂痕,那就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眼前的林之校和顾魏正处在人生的阴霾。但我想,离光照进来也不远了。
期待他们携手并肩,一起走完这趟治愈系爱情之旅。
也期待屏幕前的我们,同样收获温暖成长,收到这一封不落俗套的“余生”情书。
推 荐 阅 读
点“在看”,一起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