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空降收视冠军,逼哭两大视后,这剧果然够劲儿!

2022-03-23 04:55:3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文 | 十点电影原创

不忍心说,但必须要说。

动荡,或许已经成为2022年份的关键词。

政局动荡,疫情反复,空降意外……

越是在不确定、不稳固中飘荡着,我们越期盼一个安稳牢固的依仗。

于是最稳固的它,偏偏成了最不稳固的那个话题。

有了它,安身立命,一家安稳。

没了它,大厦将倾,一点就爆。

说破这件事的,是它——

不一样的“双女主”卡司。

海清、童瑶、张颂文。

作者滕肖澜,鲁迅文学奖得主,新海派作家。

携手阔别荧屏10年之久的滕华涛,从《蜗居》到《心居》,再探生活的底线:

房子。

在中国人心里,房子到底有多重要?

海清饰演的家庭主妇冯晓琴,一句话,戳到所有人的心坎上。

“房子,是一个人的脸面。”

她是身处上海的家庭主妇。

忙碌的一天,从照顾四世同堂,全家老小开始。

老公孩子起床要叫几次,公婆长辈的八宝茶、苦瓜汁要预备好。

她的生活,是菜场、厨房和学校的三点一线。

看似稳定?实则不然。

嫁到顾家十年,丈夫顾磊没有半点长进,工作还是靠亲姐找的。

冯晓琴一心催促他上进,让顾磊去报班考财务证。

结果他不是去看电影,就是去打游戏,被老婆发现,就靠哄过关。

而童瑶饰演的大姑姐顾清俞,则是顾磊的反面。

标准的女强人,独立,能赚,美貌,且单身。

同事评价她,从来不肯做四平八稳的活,偏偏爱啃硬骨头。

生活里的异性向来不少,男友不合适就直接分手。

大龄未婚的她,经济宽裕,更是对爱情还怀揣着一份简单的等待。

有着双重支撑的顾清俞,哪怕面对的是对她穷追不舍的暴发户展翔,也可以淡定地说不。

同样都是早上,一个灶台餐桌团团转,一个轻松平静做瑜伽。

差距,瞬间拉开。

但就是这么两个没有半点共同的女人,却又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交锋。

它没有强行拉起对立,只是借着现实的力量,圆滑地推了一把。

现实,就被推进了剧情里。

理想的爱情,是充满爱意的两个人,共筑爱巢。

但我们都知道,绝不仅限于此。

如果说,家族恩怨,是狗血到浮夸的世代纠葛,利益纠缠。

那么一旦走进了婚姻,我们面临的情况,往往更复杂。

在同一个屋檐下,有一件事最可怕。

哪怕两个人只有一点点差别,都可能会被无限放大。

尤其是姑嫂这种“隔着一层”的关系。

经济、处事态度、一个动作就能擦出火星。

比如说“真假LV围巾”。

冯晓琴送顾清俞一条手打围巾,为了显得高级,贴了个假LV标志。

偏偏,顾清俞送给弟弟的围巾,是正品LV。

一真一假,显出来的只有尴尬。

再比如,公公的眼镜坏了,会过日子的冯晓琴,用万能胶修好。

但在顾清俞看来,买一副大牌替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那条冯晓琴打的围巾,对她来说根本没法带出门,钟点工阿姨想要就顺手送掉。

偏偏,还让冯晓琴发现了。

这样的细节,在生活里,无形中是往心上撒着砂砾。

细微,看不见,却硌得人不舒服,不满意。

毕竟,矛盾打从进门那天就埋下了。

对于顾家的付出,冯晓琴是毫无疑问的出力第一人。

十年如一日,如果还要和公婆住在一起,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还要过上几个十年。

更何况,丈夫靠不住,孩子也大了,也要为以后的教育考虑。

她心中那份在上海“扎根”的梦想,老公孩子俱备,只差房子这股东风。

但同样的问题,在姑姐顾清俞这边,可完全是不一样的答案。

顾清俞觉得,冯晓琴是大着肚子进的顾家门。

外地媳妇,拖家带口,前脚盘算户口,后脚怕是要考虑家产。

在外人眼里,媳妇催促老公上进,也许算得上好事。

但在顾家这位照顾弟弟的大姑姐眼里,只有耐人寻味。

传统家庭剧里,有最好用的万金油,糊弄。

问题,被糊弄过去,矛盾,被糊弄得和缓,糊弄糊弄,也就到了大结局。

但《心居》偏偏不糊弄。

在顾家,一有矛盾发生,顾清俞和父亲弟弟关起门来,一条条捋清楚。

摆态度,说理由,矛盾冲突,整得明明白白。

门外呢,冯晓琴和自己的妹妹,抒发着自己的小情绪。

恰好是因为两个人都不肯认输,把矛盾逼到了极致,也把两个人的对手戏推上了巅峰。

最开始,客客气气,以退为进,“你出钱,我出力。”

实际上,顾磊的好与坏,都是姑嫂俩的着力点。

你抱怨,他不求上进,不知道承担家庭责任。

我暗讽,他好,你好,全家才能好。

在几次交锋中,这种你来我往,拉不近,也推不远的关系。

正是真实女性的生活写照。

一路推拉,直到矛盾彻底爆发——

冯晓琴偷听到顾清俞的话,甩手要走。

顾磊在追冯晓琴途中,意外摔下楼梯,撞上玻璃,失血过多身亡。

炸了。

所有人都开始反问:你没错,我没错。

是,都没错,所以为什么,家里活生生的一个人,就没了呢?

老妹儿并不想评判对错。

因为这样的认知差异,无时无刻,你都能看到。

没有人是上帝视角,我们都有自己无法看到的那一面。

就像顾磊葬礼上,冯晓琴和顾清俞的遥遥对望。

他们视线相交,却又完全无法交流。

明明是一件事,但正是因为认知不同,才产生了翻天覆地的争议。

有多少观众,看的是剧中人,实际争的,却是自己。

因为小事而失去亲人,这样的矛盾是少见的。

但争论的永恒焦点,永远是房子。

也只有房子,能在剧里剧外,引发无限争论。

在中国人的考量里,房子,不只是冷冰冰的建筑,更是带着温度的家。

家,自然是要以和为贵。

家,让我们在同一个房檐下相聚,让不同身份的人,拉近距离。

当生活富足时,矛盾,被不自觉的淡化。

社会逐渐富裕,我们不会再因为一口肉,一件新衣服而吵架。

但偏偏,房子,又是生活必需品里,最奢侈、最金贵的那一件。

在剧里,展翔因为炒房,才成了坐拥数套房产的暴发户。

无形中,他的阶级得到了提升,也给了他追求顾清俞的本钱。

而施源,是曾经有房一族。

他们家本来是大户人家,却一再错过了时代快车。

最终被一撸到底,一家三口蜗居在石库门的弄堂里。

它冥冥中仿佛验证了冯晓琴在开头说的那句话:

房子,从来不仅仅是钱的事。

在中国人的眼中,它是阶级、自尊的象征,关乎孩子未来的希望,数十年独自支撑的本钱。

房子没了不要紧,但这些一旦失去,人生瞬间就失去了光彩。

但从另一个视角望出去。

面对房子的态度,也是我们如何对待人生的态度。

在顾磊去世之后,冯晓琴的一切,仿佛都失去了希望。

她或许再也买不起自己的房子,甚至“在上海扎根”的期待,也可能随时落空。

而反面,顾清俞也在试图买下一栋“不存在的房子”。

因为她想买下的,是童年青梅竹马的回忆,是对完美爱情的憧憬。

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我们要花费数十年的光阴,背负沉重的压力,只为实现它的那一天。

只要它还在,就意味着,你对未来的希望,还在。

房子、教育、生活,这一切确实沉重。

但老妹儿在《心居》里,却确实看到了背面的光芒。

那是一种传统却倔强的生活态度。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人,无论在哪里,都要有瓦遮头,要有个家。

为什么?

因为心之居所。

永远是存放希望的地方。

一砖一瓦,即是未来。

关键词:

上一篇:虚拟人,幻灭和未来哪个先到?

下一篇:嘴炮王的新片,又砸了?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