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年度最佳英剧,就是它了!

2022-04-25 12:44:1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暗黑又高冷的英国黑色喜剧《9号秘事》迎来了它的第七春。

熟悉这部英剧的大家也都知道,最初是俩编剧有了无数个想法,然后他们就自编自演,没想到直接把这种黑色幽默的形式整活了!

第一季,豆瓣9.0,第二季,豆瓣9.1,第三季,豆瓣9.3,第四季,豆瓣9.4……

烂番茄也是连续八年100%好评。

就这种迄今为止均分在9的口碑,也对得起愿意陪他们闹陪他们耍的BBC了。

一直以来,《9号秘事》也致力于推动故事的创新可能性,培养观众的品味与审美,对于揭示最为黑暗的恐惧乐此不疲。

或许他们俩的故事并不是大众货,并非所有人都会上头。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成功打造了独一无二的戏剧厂牌。

内容脑洞大开,风格绮丽诡谲。

甚至很多粉丝觉得自己看完《9号秘事》都变神经了,而眼下,这部神经剧的第七季带来了更为神经兮兮的新故事。

《9号秘事》第一季(2014)

01

不人道的创作

内在的人性

POST WAVE FILM

这个故事格外缓慢,能让人深省、震惊和泪流。

整个故事很简单,就是老同学多年后再次见面的一次郊游。大部分的故事发生地都在这片湖上。

寒冷、灰蒙蒙的天气里,三个老同学约好了一起划船旅游。可偏偏,其中一位为了博得新女友的好感,把她也带来了。

于是,三男一女,开始了嬉皮搞笑的脚踏船郊游。

可当船被湖面杂草缠住时,情况变得糟糕起来。这还不够,当老同学让组局者打电话给妻子来救他们时候,一切才真相大白。

原来,妻子已经在一年前就去世了。组局者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本来是为了一起把他妻子的骨灰洒在这片湖里的。

说白了,这是一个老朋友悼念局。

故事到这里,才发展到一半。接下来,就是开始不走寻常路的剧情了。大家各自吐槽、坦白,然后组局者就落水了。再醒来,组局者在一个陌生人的划艇上。

似乎,已经好几趟过去了。组局者问这个陌生人,我的朋友们呢,他们获救了么?

陌生人告诉他,他们都很好,他们到了另一边。

等到了码头后,陌生人要钱,组局者说我没现金啊,结果却咳出了一枚金币。

等到他往树林里走去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他,那好像是妻子的声音。

讲到这里,你或许会明白,那个陌生人就是摆渡人,大家应该都死了。或直接被冻死,或呛水淹死。或者……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一集终了,当引发的关于结局的探讨已经千种万种,这一集已经实现了它的价值。

如果说,《9号秘事》的前六季还可以瞥见20世纪80年代的复古元素是如何长路漫漫来到当下,那么第七季的第一个故事,就像是一个扳手,把现在拨回到过去,看似在说现在,其实在说当年,可希翼着的却是未来。

第一集的故事一开篇,似乎让人以为走错了频道。但当角色们一开口,你就知道那种生活流的插科打诨,是熟悉的《9号秘事》味道没错了!

沉思,凄凉,但又带有明显的悲哀,是它给人的第一感觉。

本来,大学同学多年后相聚,怎么听应该也是个喜庆的氛围吧?

甚至其中一人为了讨好女友,还骗女友说这是大型游艇派对,是不是眼看着这要大闹一场的喜剧烟火可以随时点燃?

可越往后看,却越看出了人生的苦闷,和时间的残酷。

忧郁、暗淡,但又带着切实的悲怆,整集的情绪如同一支回旋枪,深深地扎进心中。

老友们被时间冲淡的友谊变得脆弱易碎。

带着妻子的骨灰的组局者也开始多愁善感。

四个人越往前划船,其危机指数也越来越高,但无人注意,于是最终就像上了发条的棉花糖,一发不可收拾。

说它精巧吧,它其实也没什么技巧;说它真挚吧,可你又偏偏读得出它有意为之的设计。

比如,随着剧情的发展,你会清楚地看到每个角色的破碎感越来越明显。

身份是老师的那位老同学坦白说自己因为阅读障碍,被大学开除了。

另一个做妇科医生的老同学也承认自己其实非常讨厌在医院的工作。

老师、医生,这些光鲜亮丽的职业下,是人们的不得已和不舒服。

又比如,这次没有拿出《9号秘事》的希腊古典故事招牌,反而把圣经搬来了。

从开局比较正常的郊游划船开始,到在湖中央的时候,剧情一个急转弯就“咔”一下开始游离,借着圣经的意象,提出关于死后生活的主题性叩问。

这种在病态边缘反复摩擦的创作诡计,最终达到了一种散文叙事诗的高度:让观众永远追着《9号秘事》来跑。

但三十分钟的时长,将一个长达数年的朋友关系建立起来,是不易的。

在这个纽带里,有过去的竞争,有因为在意的责备,也有因为怀念的和好。

落回到人物身上,这就像是一场启示录对话,有些引人生疑,还让人不安。

你会去思考,他们现在所经历的,到底是真实的,还是缥缈的。到底人是死了,还是在做梦,还是在行将就木之际的回光返照?

会去反思,这种伙伴关系下,从过去到未来,若颠沛流离,还剩下什么。是信任么?是默契么?还是生死攸关下的自我保护?

至少,在品味首集的余声之时,脑中遗留的只有一艘空空的脚踏船,飘摇在一望无际的海藻上,摇晃的是人生,波澜的是人性。

很多人会觉得第二集比第一集更胜一筹。

相比第一集去讲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第二集更侧重去讲人物的建构。它在悬疑点上,可以说更为特别,但在深刻性上,却有所消散。

02

折腾故事

折磨自己

POST WAVE FILM

自编自演的俩编剧史蒂夫·佩姆伯顿和里斯·谢尔史密斯在《9号秘事》之前写过《绅士联盟》和《疯城记》,那时候二人的喜剧天赋和包袱能力,就已经凸显真章。

《9号秘事》之后,二人在英国直接被称为“鬼才二人组”,把腐国黑暗喜剧推上了全新的高度。

最初,此剧是以讽刺现实出圈的,后面,又因为古典风格而维持着经典口碑。

别看它每集都是一个个独立故事,但每个故事都是一本响当当的戏剧性教科书。其间故事发展曲折之诡谲,也惊呼你的所有预判。

最初,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两个编剧憋不住波涛汹涌的表达欲。

他们喜欢用一种从视觉到听觉的冲击战术,试图剥夺你对原有标签的刻板印象。

比如第二季的《克里斯汀的12天》,还有让你背后一凉的《汤姆和杰瑞》。

然后,直到你真的相信了,你才恍然,“我到底相信的是什么?”

也喜欢用一些讨巧的叙事方式,来让你一直跟随,最后再啪啪打脸,似乎隔着屏幕在和你捉迷藏。

比如《搬家》那集的倒叙,还有《喜极而泣》。

每一个故事,他们让你被吓过,也让你被笑过。让你哭过,也让你崩溃过。

他们自己边演边写边上岗。可故事总有同类项的时候,这怎么办?

绞尽脑汁地让每个故事都有新鲜感的痛苦创作日子就这样开始了。也会卡壳,也会秃头,但是总是会努力尝试在故事的精彩边缘摩擦试探,反复推演。

遇到一个很想要的故事,却怎么也达不到精妙反转的创作瓶颈。也会争吵,也会郁闷,也会直接放弃。但上一季放弃了,这一季又不甘心。于是,又把故事拾起来,再度摩擦。

《9号秘事》的第七季里,《金老师》便是之前第六季没开发出来的流产物。

这一集的剧情大概是一个新老师来到学校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笼罩在上一任金老师的阴影下。

又是一个很风格化的小空间大故事。但操作起来,从什么视角切入,以什么观点去塑造冲突,都会是要了命的难点。

最终,他们靠着深挖其中背后明线暗线的人物动机,以及事件是否能够又诡异又自圆其说的逻辑,将真正的悲剧性一一展开。

比起给你直白展示,或借着人物之口讲给你听,他们更喜欢构画令人厌恶的人,让你去慢慢思索,明白他们未来的悲剧终局。

从最初的脑洞大开,到如今的情感抒发,你可以说,《9号秘事》突然感性了起来。越来越靠近家庭和人文,也愈来愈偏好哲理和神学。

03

黑色的是社会

幽默的是人物

POST WAVE FILM

记得第三季大结局的时候,因为没有反转,被很多人诟病:就这?

但实际上,前面让你习惯了每集都有意想不到的结局,突然收尾时候和你开个玩笑,不给你大反转结局了,反而是全季架构里最大的反转。

而这,恰恰也是黑色幽默的精髓。

作为一个词组,拆解下来,无非就是暗黑的幽默,地下的幽默,或者说,是讽刺幽默。

但实际上,每一部黑色幽默作品的初衷,都是想要“讲一些真话”。

这个类型,在万千类型库里,更像一面镜子。

喜剧的欢乐,它可以照耀。只有在阳光下出现阴影,你才会知道,阳光有多么耀眼和明媚。

悲剧的苦涩,它也可以慰藉。它像剥洋葱一样,一片一片把真相都撕碎,偏偏连汁水都舍不得让你去碰。

它从不刻意让你去笑,也不意在让你真的开心。

就如同《9号秘事》每一个故事,它都试图让你像玩大富翁一样,每一个格子都走走停停,看看风景,品味得到和失去。

第一季的《沙丁鱼》,看似只是英国家庭聚会上最普遍的游戏,当被他们加上了儿童性虐待这一社会议题之后,又突然纵深许多。

第三季的《圣诞恶魔》像是一个恶魔传说的狗血大戏,但最终的戏中戏却又让人忍俊不禁。

第四季的《桑泽巴酒店》就一改以往的诡异暗黑,开始合家欢,在酒店里开始了各种啼笑皆非的闹剧。

最好的黑色幽默,其实是想笑却笑不出。

因为它是一把利刃,总能把生活的苦涩都捅开。又能在你最苦的时候,撒上点蜜糖。

它就像一种被阳光覆盖的阴影,不求亮眼。但只要阳光散去,它又是唯一的亮点。

后浪电影粉丝调研

我们将在填写完成的宝贝中

每周抽3人送出

《教父》玫瑰徽章1枚+图书盲盒1本

快快参与吧

也可点击图片直接下单

作者丨秋䒕墨

编感谢每一部于夹缝中存活下来的好电影

让我们拾起继续编剧的渺小勇气


编辑丨飞檐    排版丨逍遥

推 荐阅 读

大离谱!这么好的国产剧,竟然没上9分?!

关键词: 年度最佳

上一篇:重磅|凤凰网指数2022一季度剧集榜单出炉!

下一篇:陈坤又出演古装剧,《风起陇西》有三个期待点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