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永无穷,天天向上。”走进杭州市永天实验小学,第一眼就会被装饰在校园里的各式书法元素所吸引。书画作品连廊、国学经典墙、曲水流觞园……细节所到之处,皆彰显出该校“学书砺志,翰墨育人”的核心价值理念。
然而,优秀的特色教育不止于此:该校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开设非遗课程供给学生学习。今年,昆虫节系列活动也在校园里开展,这些自然界最多的物种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正如永天实验小学校长马林所说:“希望根据我们学校的学情,挖掘出特色的学习资源给孩子们。”在这里,孩子们不但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扩展了知识面,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下变得勤勉、积极、坚韧。
(相关资料图)
笔墨翻飞 书香满园
杭州市永天实验小学,1988年起开展书法教育,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30多年,是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学校、浙江省“一校一品”特色示范学校。永天实验小学提出了“学书砺志,翰墨育人”的核心价值理念。“书道育人,学做真人”这8个大字,镌刻在孩子们每天进校的必经之路上,也在他们年幼的心里开出一朵带有墨香的花朵。
马校长告诉记者:“写字和做人是一脉相连的,书写能够教学生如何做人。哪怕是最简单的坐姿握笔,都包含着毅力、认真、细致等多种品质。我们希望以书法为载体,再延展开对学生全方面素养的培养。”在这一理念下,该校从校园文化入手,以点带面,将书法与德育、课程相结合,以书法为点向绘画、篆刻、陶艺、剪纸、古诗文、经典诵读、体育等延伸,积极搭建各种平台,通过开设“1+X”翰墨文化特色课程、“一班一品”体育大课间等活动,让孩子通过练习书法与身体对话、与传统相伴、与未来相融,以字立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益美。
翰墨文化节是校园里一年一度的大节日。这一节日以书法为核心,学校的校园文化、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都与之整合。文化节这一天,孩子要接受中国节礼之一——开笔礼。通过翰墨文化节举办开笔礼仪式,经过正衣冠、行礼仪、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几个环节的开展,让同学们接受一次人生节礼的教育,开启学习文化知识和书画艺术的崭新篇章。之后,孩子们会参与古诗词考级、硬笔软笔书法比赛等多项活动,作品最终在成果展上展示。借此希望每一位永天学子、永天教师传承好中国书法艺术,展示自我、超越自我。
马校长坦言:“‘学好字做好人’是我们在学校课程架构、育人理念上不断给学生树立的导向。我们不是要每个孩子都变成书法家,而是写每一个字都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他和教师们也在尽其所能,把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在教室、走廊和校园各处。“给孩子们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沉浸式的氛围,他们也会越学越起劲,变得越来越好。”
昆虫之歌 生命之美
这个学期,永天实验学校“虫趣·童玩”昆虫节系列活动火热开启,在校园里引发轰动。精心制作的昆虫标本、生动有趣的昆虫知识,都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而探其节日的缘由,原来是该校副校长陈杰对昆虫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还拥有不少昆虫收藏品。马校长和陈校长两人一拍而合,又联系到浙江自然博物院,决定在校开启一场有趣的昆虫展。
展览开始前,该校专门下发了问卷调查,发现孩子们对昆虫兴趣很大,但知识面却比较狭窄。为了让孩子们和昆虫近距离接触,学校设置了三大展区:第一部分是陈校长和昆虫圈的好友收藏的昆虫标本,第二部分是永天的孩子们自己的收藏或制作品,第三部分则是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宝贝”们。在这里,有长得像干树枝的竹节虫、体型比成人手掌还长的甲虫、貌似长着两只耳朵的兔子兜犀金龟、蓝宝石一般绚丽多彩的大蓝闪蝶……人气最旺的还要属展区中央的活体昆虫。孩子们借此大开眼界,一饱眼福!
展览欣赏完毕后,孩子们表示意犹未尽,于是一系列昆虫节衍生活动就此诞生,例如昆虫爱好者陈天豪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昆虫的色彩》,自然博物院专家指导同学进行昆虫标本制作……经过这场活动,马校长表示:“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去研究、去了解昆虫的奥秘,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结构。”他还透露给记者,4月陈校长将把他收藏的世界各地的昆虫邮票和真实昆虫标本放在一起展出,相信会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惊喜。
劳动创新 走进非遗
前些日子,永天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体验了多种有趣的非遗项目,囊括了手工制扇、盘扣、古法造纸、马勺脸谱、刺绣等传统文化传承艺术品。原来,这些丰富的体验活动,都属于该校以“劳育润心 精彩童年”为主题的劳动周活动。
本次劳动周主打非遗主题。该校联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打造了非遗文化校园系列活动,并联合浙江小巷三寻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孟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为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非遗饕餮盛宴。小巷三寻的非遗传承人傅梦帆老师,为同学进行了传统手织布的教学,并带领学生体验了土布纺织;“上城工匠”孟李洁设计师,带来了手工刺绣旗袍的讲座与分享,并带领同学们体验手工盘扣的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鄣吴竹扇”传承人张旭东,带着传统手工制扇技艺进行课堂。
之所以让非遗融合劳动,是因为“劳动的概念就是宽泛的。我们希望把经典传统的非遗和劳动结合起来,让其焕发出现代的新意”。马校长认为,老底子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一定有其闪光点。他表示:“孩子们接触了传统文化,能进一步打开知识面,从中掌握到的精神也一定能运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马校长表示:“我们在不断思考,如何基于自己学校的学情,继续挖掘更多生动的实践。”在这之后即将开展的“‘浙’里石榴红读书节”,永天实验小学还将融合民族元素,让孩子们从阅读中寻找各民族相关的内容,在书籍中体悟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原标题:《杭州市永天实验小学:手中笔墨书国粹 多维育人促成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