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谛林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
大众汽车集团在12月份正式公布了2021年11月的全球汽车销量数据。
德国大众在华遇冷
根据大众集团公布的数据可知,在11月该公司的汽车销量出现31.5%的同比下滑,而且这已经是大众集团连续第五个月销量下滑。
不仅如此,在2021年的1月到11月,大众集团的全球汽车销量也处于同比下滑的状态。
从单一市场来看,中东欧以及中国市场大众集团的汽车销量跌幅最大。
要知道,德国大众在中国市场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史,而且与国内的合资品牌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长期霸占中国乘用车销量市场前两名。
但如今,大众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想必不少大众车迷都十分费解。
而在笔者看来,大众汽车销量下滑其实是意料之中,一方面是因为,全球缺芯潮持续蔓延,半导体市场中的芯片,尤其是汽车芯片供需严重失衡。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新冠肺炎对海外制造业的冲击,导致大众旗下的部分工厂出现了被迫停产的问题。
还有一方面,则是外资车集体在华失宠的现状。
北京现代卖厂、本田销量大跌
在11月份时韩系汽车品牌北京现代,将旗下第一工厂出售给中国造车新势力理想的消息。
而且,笔者还了解到,北京现代旗下的重庆工厂也被传处于停产状态。
韩系车在华失宠,其实还可以追溯到2017年。因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起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便开始大幅下跌。
近四年以来,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以下,要知道,韩系车辉煌时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7%,接近10%,如今已然腰斩。
除了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等韩系车之外,日系车也陷入了在华碰壁的怪圈。
根据丰田汽车在官方网站公布的月度销售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份丰田汽车全球总销量相比2020年同期下滑20.1%。
当然,韩系车和日系车也不例外,汽车销量下滑同样受到了汽车芯片供应持续紧张的影响。
但外资车在中国市场的集体遇冷,却说明了更深层面的问题,那么,外资车为何突然在华失宠呢?
外资车为何在华失宠?
在笔者看来,这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国产车的强势崛起。
抛开近两年热度颇高的理想、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不谈,吉利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共享汽车、网约车等市场风口的积极布局;比亚迪对全产业链的构建以及旗下电动巴士业务风光出海;
还有其他传统本土车企加速转型,更向上部署动力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的种种动作,都表明了一点,国产车值得中国消费者对其刮目相看。
另一方面当属外资车自身暴露出的问题。
以韩系、日系以及大众集团存在的通病为例,这些海外知名品牌似乎仍然沉浸在增量竞争时代铸造的辉煌中无法自拔。
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存量竞争时代仍然“恪守陈规”,忽视产品创新、技术升级,继续用着过于保守甚至堪称落后的发展策略,导致错失新能源风口的先机。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中国消费者文化自信心的增强,以及国潮的兴起,也是造成外资车开始“失宠”的因素之一。
写在最后
不过,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国产车在某些方面与国际大厂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所以,国产车的真正崛起任重道远,而外资车能否保住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