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

用心打造的作品,观众会看见的|专访《对手》总制片人张海东

2022-01-04 00:26:23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这是一部有烟火气的非典型谍战剧,真棒。在谍战之外,解开的是成年人的人性、纠结、梦想和无助,有人味儿的作品才有温度。”

这是影视产业观察在与《对手》总制片人、海东明日创始人张海东对话过程中,她收到的一条信息。从剧集开播到现在,张海东收到了身边各种人对这部作品的表扬和赞赏,甚至有不少许久未曾联系的朋友也纷纷打电话来夸赞,这让她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在没有过多宣传和热搜营销的情况下,《对手》以高品质的故事内容得到了观众们的自发安利。据中国视听大数据和酷云EYE显示,剧集在CCTV-8播出第二周每集平均收视率就达到了1.514%,在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排名第一。播出期间最高直播关注度更是超过1.98%,还拿到了豆瓣开分8.1的优秀成绩。

这部故事燃、演技佳、情感足的“生活流”谍战剧,给刚刚结束的2021与崭新的2022年剧集市场,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和色彩。

烟火气,新谍战

“李唐和丁美兮简直就是‘贫穷版史密斯夫妇’”“真没见过混的这么惨的间谍”“看完这部剧感觉间谍离我们好近”......作为一部现代谍战剧,烟火气十足的《对手》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以往的观感。

与《潜伏》《伪装者》等以民国时期或建国初期为背景的谍战作品相比,《对手》把故事搬到了当下的现实生活中,还创新性地从“反派”视角做切入,以强烈的反差感颠覆了人们对间谍的固有印象。

自境外流落大陆十八年的间谍夫妻李唐(郭京飞饰)和丁美兮(谭卓饰),不似影视作品中西装革履、华服美裙、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间谍形象,他们可谓是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两人一边要冒着被国安人员抓捕的风险,想方设法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一边还要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为女儿早恋、没钱补牙和买化妆品这些零碎的小事忧心,甚至一度对举报间谍的高额奖金动了心。

抛开身份,这些间谍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甚至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对手》对间谍反常规的生活化塑造,反映了间谍工作的长期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也让观众了解到即使在和平年代,依然有一群这样的“对手”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普及反谍的作用。

这种谍战与现代生活的巧妙结合,也正是吸引制片人张海东的关键所在。“可能大家关于谍战题材的年代戏看的比较多,对一些惯有桥段和演绎方式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很难有太大期待,创作有时候是会产生一定瓶颈的。但是这部戏把故事的发生背景放到了当下,我觉得这对观众来说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因为这种现代谍战的题材在目前市场上真的非常少。”

不止李唐和丁美兮,剧中的其他人物也都塑造得立体饱满且具有多面性。国安干警段迎九(颜丙燕饰)在工作上刚强干练、心思细密,却也难以处理好自己的家庭问题;间谍林彧(宁理饰)外表看起来稳重憨厚,实则心思深沉、心狠手辣;还有幺鸡、老㨃、朱慧、黄海等每个角色都不只是平面的脸谱化设计,而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好的人物自然需要好的演员来铸造灵魂,《对手》的神仙演员阵容一度令观众们拍手叫绝。“选角方面我们最看重的还是演员和角色的契合度,当观众沉浸在剧中的时候,演员的演绎只有足够真实才不会让观众游离出去,产生这在扮演和编造的感觉,”张海东说道,“而且几位主演看了剧本之后都很满意、很激动,表示一定要参与这个作品。还有扮演他们年轻时期的演员,我们也尽力寻找相似度比较高的,所以能有如今这样的演员阵容其实还是非常幸运的。”

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能够吸引他们的毫无疑问是好故事、好剧本,在这一点上,《对手》底气十足。为了保证内容的写实,编剧王小枪在剧本创作阶段进行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采集,团队后期也邀请相关部门的专家参与指导,为作品的真实性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剧集的整个故事架构非常完整,环环相扣,并且将强情节和强情感结合的不漏痕迹,既有惊心动魄、你追我赶的谍战对抗,也有亲情、爱情的动人纠葛,情节为情感服务,情感又反过来推动情节发展。

好题材、好演员、好文本的配合,再加上主创团队的齐心协力,才最终造就了这部年末黑马剧作。张海东评价《对手》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这部剧集合了太多优秀资源和创作因素,它不容易被复制,也不大可能被复制。”

灵活“转身”,迎风而上

在进入影视行业成为制片人之前,张海东一直与舞蹈为伴。从小学习民族舞的她,也曾以为这就是她一生的职业。但是当人生走到某一个阶段,或许就会出现“转身”的机会,她也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了影视剧制作。

“我觉得自己蛮幸运的,多年的舞蹈的经历和舞台表演经验,让我对美和表现力的感悟产生了深刻的体会,这些东西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其实是共通的,只是表现形式上会有一些差异。进入影视领域恰恰也是我继续探索学习、提高自己的一个通道,所以就想去尝试一下。”

张海东以制片人身份接触的第一部作品是一部描写剧组生活的现代剧,那部镜头前的人表演镜头后生活的作品让她觉得特别有意思。虽然那部剧在制作上不算成熟,后来也没有成为特别热门的作品,但这次试水让她对剧作的整个拍摄过程,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和生活状态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也成为她迈进影视行业的第一步。

2002年,张海东进入到打造出《永不瞑目》《重案六组》等爆款剧集的业内龙头公司海润,边做边学,连续做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五部作品的制片人。在大平台的学习和积累使她的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她也因此萌生了去外面独自“闯荡一番”的想法。

“当时我就想小试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学以致用,所以2005年的时候我就出来做了自己公司的第一部剧。”那部民国情感类作品《鸳鸯错》,是张海东作为独立制片人的首部作品。整部剧从立项、选角、拍摄、后期制作再到发行,整个链条从头到尾都由她亲自操刀完成。

随后陆陆续续做了几部作品,直到2010年张海东进入华谊、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又在那里做了五年。这期间,年代情感戏一度成为她专注开垦的赛道,这其中既有市场原因,又与她自身的资源有关。“那个阶段,民国情感戏,也就是所谓的‘娘’戏在市场上备受宠爱,各大电视台也都对这类作品非常感兴趣。而且恰好那个时候我跟编剧杨曼丽女士合作密切,她连着写了三部这一题材的作品,所以也算是机缘巧合吧。”

到了2016年,张海东再次转变方向,从三个方面开拓新的道路。首先,她在合约期满后离开了华谊,带着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成立了经营至今的海东明日影视公司。其次,年代剧市场 的日渐“失灵”,促使她转向谍战等其他影视剧题材,与王小枪共同打造的《面具》就是继《卧底》之后在谍战剧领域的再探索。另外,由于时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她还开始从电视台向互联网靠近,想要尝试制作台网剧。

就张海东看来,台网剧跟纯粹的台播剧和网剧相比创作难度更大,是一个更高的‘境界’。“台网剧既要关注传统媒体的受众,又要关注年轻化的网络受众,而且这种既能在台播又能在网播的作品,会受到某些方面的约束,所以需要具备很强的兼容性,这是非常考验创作能力的。”

历经人生这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张海东在影视制作方面的能力水平和自信心有很大提升,也更加领悟到这个行业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成分,每走一步都必须稳扎稳打,尤其是作为制片人,你执行的已经不再是个人的意志,而是要对整个项目负责任。

“我经常跟身边年轻的制片人朋友讲,不要想着追求这样一个光鲜亮丽的身份,要把心态放平,不断学习和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这样才能带领一个队伍往前走,”张海东补充道,“说直接一点,一部作品的生死存亡就在你的把握之下。”

不设框限,精益求精

《对手》是海东明日影视继《面具》和《小大夫》之后的第三部作品。公司成立至今不到六年时间,基本维持着两年一部作品的制作频率,且播出后都收获了不俗的口碑,这也与公司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相契合。

张海东在采访中提到,公司始终秉持着“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将“打造精品”作为主要目标。好作品往往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用心打磨,像这次的《对手》,从最初立项到最终上线开播历时长达三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难做到量产。“没有什么外在压力迫使我们每年必须要拍多少部戏,不如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每个正在做的项目上。我们目前就是重点去抓一个项目,把它做足、做细、做精,这才是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

在题材和类型的选择上,张海东也没有给自己设框,只要是好内容,不管谍战剧还是都市剧,原创还是IP,她都非常愿意去做。“有些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IP,我不可能放弃它只做原创,反过来也是一样。底层逻辑还是剧本要好,只要是好剧本,在我这里不限题材,不限出处。”

不过在当下的影视行业中,口碑与热度不持平的现象仍不少见,对于创作者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达到口碑和热度的双赢,但很多东西往往不是人所能把控的,在这一点上张海东也很看得开。“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讲,口碑对于我们的意义更加重大,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专业领域里把戏的品质做好,其他一切顺其自然。”

《对手》总制片人张海东(右一)

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观众对好内容的需求和认可越来越高,即便是《对手》这样没有过多宣传的作品,仍然收获到众多正向反馈,这也再度印证了如今影视行业“内容为王”的发展趋势。

张海东透露,海东明日接下来还将迎合广大年轻用户,与编剧王小枪展开一个系列网剧的合作,项目预计在2022年年初就会启动第一部的筹备工作。

“总而言之,影视作品还是不要太追求形式化的东西,不要一味寻求情节的新奇,最关键的是要深挖底层内容,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我觉得这是应该我们追求的方向。”张海东在采访结束时这样说道。

关键词: 观众 用心 作品

上一篇:黑白文娱专访王征宇:为什么《五哈2》在主动做“降格”?

下一篇:中国电影观众流失:相比2019年减少5.63亿人次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